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验一晶体材料的生长

试验一晶体材料的生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29:13

实验六 晶态材料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生长理论,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 掌握从溶液中生长明矾的方法,观察它们的形成过程; 3. 掌握影响晶体生长过程和晶体形态的因素

二、相关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当这些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时,就形成了晶体。因此,具有空间点阵结构的固体就叫晶体 。

晶体又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之分。单晶体就是由同一空间点阵结构贯穿晶体而成的;而多晶体却没有这种能贯穿整个晶体的结构,它是由许多单晶体以随机的取向结合起来的。

硫酸铝同碱金属的硫酸盐(K2SO4)生成硫酸铝钾复盐KAl(SO4)2·12H2O(俗称明矾)。它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并水解生成Al(OH)3胶状沉淀,具有强的吸附性能。它是工业上重要的铝盐。可作为净水剂,媒染剂,造纸填充剂。 本实验利用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可溶性的四羟基铝酸钠: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金属铝中其他杂质则不溶,随后用H2SO4调节此溶液的pH值为8~9,即有Al(OH)3沉淀产生,分离后在沉淀中加入H2SO4至使Al(OH)3转化为Al2(OH)3 :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在Al2(SO4)3溶液中加入等量的K2SO4,即可制得硫酸铝钾。 Al2(SO4)3+K2SO4+24H2O===2KAl(SO4)2·12H2O

不同温度下明矾、硫酸铝、硫酸钾的溶解度( 100gH2O 中)如下表所示: 温度 T/K 物质种类 KAl(SO4)2·12H2O/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 273 283 293 303 313 333 353 363

Al2(SO4)3 /g K2SO4/g 单晶的培养: 31.2 33.5 36.4 40.4 45.8 59.2 73.0 80.8 7.4 9.3 11.1 13.0 14.8 18.2 21.4 22.9 要使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原理上来说有两种方法。以图1的溶解度曲线的过溶解度曲线为例,

为溶解度曲线,在曲线的下方为

不饱和区域。若从处于不饱和区域的 A 点状态的溶液出发,要使晶体析出,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

的过程,即保持浓度一定,降低

图1 溶液的准稳定区域

温度的冷却法;另一种办法是采用

过程,即保持温度一定,增加浓度的蒸发法。用这样的方法使溶液的状态进入到

线上方区域。一进到这个区域一般就有晶核产生和成长。但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虽处于这个区域,溶液中并不析出晶体,成为过饱和溶液。可是过饱和度是有界限的,一旦达到某种界限时,稍加震动就会有新的,较多的晶体析出(在图中, 和

表示过饱和的界限,此曲线称为过溶解度曲线)。在

之间的区域为准稳定区域。要使晶体能较大地成长起来,就应当使溶

液处于准稳定区域,让它慢慢地成长,而不使细小的晶体析出。

四、实验仪器及材料

1.制备仪器: 100mL 烧杯,玻璃漏斗,漏斗架,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表面皿,玻璃棒,试管,电子天平,磁子搅拌器, 水浴加热反应器,旋转蒸发仪。

2.药品:Al屑,K2SO4(s), H2SO4(3mol/L; 1:1), NaOH(s).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Al(OH)3的生成

称取4.5gNaOH固体,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60mL去离子水溶解。称2g铝屑,分批放入溶液中(反应激烈,防止溅出,应在通风橱内进行)。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完毕,然后再加入去离子水,使体积约为80mL,趁热抽滤。将滤液转入250mL烧杯中,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 mol/L H2SO4,使溶液的pH值为8~9,继续搅拌煮沸数分钟,然后抽滤,并用沸水洗涤沉淀,直

至洗涤液pH值降至7左右,抽干。

(二)Al2(SO4)3的制备

将制得的Al(OH)3沉淀转入烧杯中,加入约16mL1:1H2SO4, 并不断搅拌,小火加热使沉淀溶解,得Al2(SO4)3溶液。

(三)明矾的制备

将Al2(SO4)3溶液与6.5g K2SO4配成的饱和溶液相混合。搅拌均匀,充分冷却后,减压抽滤,尽量抽干,产品称重,计算产率。

(四)明矾单晶的培养

KAl(SO4)2·12H2O 为正八面体晶形。为获得棱角完整、透明的单晶,应让籽晶(晶种)有足够的时间长大,而晶籽能够成长的前提是溶液的浓度处于适当过饱和的准稳定区。

本实验通过将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在室温下静置,靠溶剂的自然挥发来创造溶液的准稳定状态,人工投放晶种让之逐渐长成单晶。

1. 籽晶的生长和选择

根据 KAl(SO4)2 · 12H2O 的溶解度,称取 10g 明矾,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然后放在不易振动的地方,烧杯口上架一玻棒,在烧杯口上盖一块滤纸,以免灰尘落下。放置数天,杯底会有小晶体析出,从中挑选出晶型完善的籽晶待用,同时过滤溶液,留待后用。

2.晶体的生长

以缝纫用的涤纶线把籽晶系好,剪去余头,缠在玻棒上悬吊在已过滤的饱和溶液中,观察晶体的缓慢生长。数天后,可得到棱角完整齐全、晶莹透明的大块晶体。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应经常观察,若发现籽晶上又长出小晶体,应及时去掉。若杯底有晶体析出也应及时滤去,以免影响晶体生长。

六、注意事项

1.操作设备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2.实验完毕后清理场地,并保持实验室卫生及实验器材摆放整齐。

七、实验报告要求(实验结果、曲线、图像、表格、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结论与思考问题等)

1. 如何把籽晶植入饱和溶液?

2. 若在饱和溶液中,籽晶长出一些小晶体或烧杯底部出现少量晶体时,对大晶体的培养有何影响?应如何处理?

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原理、数据分析、以及实验心得。其中实验心得包括:实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总结。

实验报告内容及格式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方法 4. 实验材料与设备 5.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6. 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分析

搜索更多关于: 试验一晶体材料的生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实验六 晶态材料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生长理论,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 掌握从溶液中生长明矾的方法,观察它们的形成过程; 3. 掌握影响晶体生长过程和晶体形态的因素 二、相关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当这些微观粒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时,就形成了晶体。因此,具有空间点阵结构的固体就叫晶体 。 晶体又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之分。单晶体就是由同一空间点阵结构贯穿晶体而成的;而多晶体却没有这种能贯穿整个晶体的结构,它是由许多单晶体以随机的取向结合起来的。 硫酸铝同碱金属的硫酸盐(K2SO4)生成硫酸铝钾复盐KAl(SO4)2·12H2O(俗称明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