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A、B两部分组成,可以绕接缝N翻折。 (1)为什么用白色纸板?
(2)纸板为什么要可以绕接缝ON翻折?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若还想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5)小强想进一步改进实验,仅仅将烧杯中热水适量减少一些,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重做以上实验,请在乙图中作出对应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大致情况。 (_____)
23.如图所示,一个正在发声的警报器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与玻璃罩及底座没有接触),阿恩能听到警报器的声音。
(1)步骤1:开启抽气泵后,阿恩听到警报器的声音逐渐变弱。
步骤2:关停抽气机,重新向玻璃罩内放气时,警报器微弱的声音又逐渐变强。 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均有上述的实验现象。阿恩从气泵说明书上了解到:抽气泵无法把玻璃罩内空气全部抽出,根据上述实验和信息,能否就得出结论: “真空不能传声”?
答: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4.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 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C A A D C C 二、填空题 11.甲 1×103 甲 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12.实 变大 13.34
14.液体的热胀冷缩 ?7 15.不能 B超 16.机械运动 静止 三、计算题
17.(1) 300cm;(2) 700g;(3) 3.5g/cm。 18.(1)1.25h;(2)0.42h。 四、实验题
19.BCA 左 2.6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 (m2-m0)ρ水/(m1-m0) 仍然准确
20.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缩小 漫反射 放大 投影仪 C 远离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
21.(1)用白色纸板的主要作用是白色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从而显示光路。(2)是为了验证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
3
22.68℃ 撤走酒精灯继续加热 A 不可行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不能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只能接近真空,但达不到真空
24. (1)40 24 (2)偏小 (3)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2.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kg/m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OA?8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3
3
A.f?4cm B.f?6cm C.f?8cm D.f?9cm
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 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 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也不变
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距离变小
7.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8.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9.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10.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甲音叉上,当用小锤敲打右侧的乙音叉,我们能听到乙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甲音叉弹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被弹开说明甲音叉也在发声 B.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停止敲打,乙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 D.停止敲打,甲音叉会立即停止振动 二、填空题
1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调。正确调节后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g,矿石的密度ρ=____kg/m3
12.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_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