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年级课内阅读练习
二年级课内阅读
一、《黄山奇石》2-5自然段阅读练习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 )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我发现第一自然段中所填的词语都是( ),从这些词语中我感受到“仙桃石”很( )。
3.哪些句子写出了“猴子观海”的样子,用“﹏﹏”画出来。 4.用“△”把“猴子”的动作画出来。
5.“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用 “ ” 画出来。 6.用“△”把“仙人”的动作画出来 。
7.文中 一词说明 “仙人指路”特别有趣。 8.这巨石为什么叫“金鸡叫天都”呢?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少年聂耳》阅读练习
傍(bàng)晚,天空忽然( ),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 )地吹着笛子,似(sì)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chá)到。悠(yōu)扬的笛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 )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
哥哥从龙门下来,看见聂耳站在雨中吹笛子,连忙跑过去替他撑(chē
1
ng)着雨伞,让他尽情吹奏。迎着滇(diān)池上的点点归(guī)帆,聂耳用美妙的笛声,赞(zàn)美家乡的湖光山色。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出表现聂耳专注吹笛子的句子。
3.用“ ”画出哥哥对聂耳雨中练笛子的态度的句子。
4.第一节朗读时要读得 、 ,以表现聂耳练笛子的专心。最 末一句要读出 的语气。
5.这两段话主要写
6.你喜欢聂耳吗?为什么?
7.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知道:我国的国歌《 》就是聂耳谱曲的。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 ),画了( )又( ),一画就是好几天。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 )吗?这就错了,在( )个鸡蛋当中,没有哪两个是( )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 )去看,( )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 )和( ),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1.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 2.请你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3.用“~~~”画出达芬奇的话,用“ ”画出老师说的话。朗读时,达芬奇的话,要读出达芬奇 的语气。老师的话要读出 的语气。
2
4.照样子写词语。
又快又像 5.我会写出近义词。
简单— 准确—— 熟练— 严肃—— 5.老师为什么让达芬奇天天画鸡蛋?
四、《小猫咪穿鞋子》第19、20自然段练习
晚上,猫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猫咪脚上的鞋子,笑着说:“傻(shǎ)孩 子,咱们的脚心好像医生的听诊器,能知道地面上有没有动静。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老鼠啊?”
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从此,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了。 1.把妈妈说的话用“—”画出来。朗读妈妈的话时,应读出 、 的语气。(和蔼、亲切) 2.你怎么理解下面一句话?在正确的意思后面打“”。 “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老鼠啊? 这句话的意思是:
A.穿上鞋子就感觉不出来了,就能捉老鼠了。( ) B.穿上鞋子就感觉不出来了,就不能捉老鼠了。( )
3. 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这样”指代 。 4.聪明的你知道猫的胡须、爪子的功能吗?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爪子有什 么作用?
5.我能按要求填空。(6分)
3
①我能给下面的字注音,并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咱 鼠 脱 鞋 器
左右结构 上中下结构 上下结构
②“鼠”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 “鼠”字可以组词为( )、( )。“鼠”字按笔顺写:
五、《躲雨》
有三子猴子耐不住林中的寂寞有三只猴子结伴下山,想看一看山下的景致。大概是贪看美景,他们竟没注意天阴下来,要下雨了。等他们想要回山上时,豆大的雨点已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恰巧,路旁有一座木屋,三个猴子喜出望外,决定进去躲雨。
第一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咂咂嘴,转身对两个伙伴说:“倒霉,门关着的。”
第二个小猴子绕小屋转了一圈,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 第三个猴子嚷道:““我们快来开个会,想想办法吧!”
于是,三个猴子围成一团,冒雨开起了讨论会。它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进屋的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了。最后一致认为,木屋无法进去了,只好冒雨回山上。
忽然,刮来了一阵大风,把门吹开了。原来门是虚掩着的,根本就没锁。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喜出望外—— 否定——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