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届高考作文高分秘笈
己的位臵,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找准位臵,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用一颗平静的心聆听自我价值的呼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的语言,让我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
找准位臵,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用一颗不屈的心擎起千斤重的理想。也许我们?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也许我们?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我们?仰天大笑出门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有几多豪迈与洒脱。真正的英雄是在自我相信、自我肯定中升起的伤痕累累的星。
找准位臵,那是张骞?凿空?的驼铃阵阵,那是苏武牧羊的忠洁刚烈,那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拔剑戟地,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郑和下西洋的浪花飞舞,雄心勃勃。
找准位臵,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
绽放光彩,勇敢地迎接生命的挑战,让生命像宝剑铿铿锵锵闪着寒光,让生命像寒梅的一缕暗香。居庙堂之高而心系苍生,处江湖之远而乐观豁达。
绽放光彩,即使我只是一只小小的飞虫,也要努力飞翔,努力张开翅膀去拥抱自己的梦想。
没有人因为平凡而注定平庸,平凡的?雷锋?那是和谐社会的?螺丝钉?,平凡的?焦裕禄?那是两袖清风的丰碑,你和我只要找准自己的位臵,平凡的岗位一样会有生命的亮色,平凡的付出一样可以汇聚成江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准位臵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击水三千;你会像大鹏飞越平地低空,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找准位臵,绽放光彩。
【点评】这是一篇文采飞扬,思想深刻,结构严谨的议论性散文。文章紧扣“位置与价值”这一话题,以标题“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为论点。起笔“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一串精彩的排比引出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围绕这一中心,分成两个大角度来阐述,即怎样才能找准位置和如何绽放光彩。作者先运用比喻论证、引证和例证阐述“找准位子”的前提——“需要审视自我,认清自我”,“需要相信自我,肯定自我”;再从反面说“两不能”——“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然后再递进一层论述要绽放光彩就要“勇敢地迎接生命的挑战”,“努力”“拥抱自己的梦想”。最后总结全文,结尾时引用孩子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标题“找准位置,绽放光彩”构成并列,音韵和谐,回味无穷。思维之深刻,构思之严谨,可见一斑。而文章的文采也同样令人赞叹。如:“如果我是山??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一段,由两个并列分句构成一个段落,每一个分句中又运用排比和层进铺排。意象丰满,激情昂扬。
(三)议论性散文的本论
在本论中提出三个分论点,按其逻辑顺序依次放在三段的段首。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这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在分论点的阐释中,分别突出三个亮点:语言优美,引用诗句,事例精当。因此本论可以分为三段:一段用优美的语言阐述分论点一;一段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二;一段用精当的事例论证分论点三。
1. 优美语言成段 (1)巧用比喻排比句
【例】?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
5
定要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点评】用比喻排比句,扣住了本文的话题“选择善良”,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例】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是显得芬芳怡人。(《把?诚信?留在心里》)
【点评】这一组对比排比句,不仅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 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点评】三个妙曼的比喻构成排比句群,意在言外,发人遐思,构成了一个极为成功的层递式铺排,从而大大加重作文的色彩,增强了作文的美感。
(2)巧用假设句。
【例】假如父母是天空,我们便是天空中的云彩;假如父母是海洋,我们便是海洋中的鱼儿。云和鱼是感觉不到天空和海洋的存在的,虽然他们一离开将无法生存,我不奢望和完全了解天空和海洋,只希望作聪明一点的云和鱼,能多一点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例】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打开另一扇心门》)
(3)巧用条件句。
所谓的条件句是指由条件复句构成的排比句或对称句。条件复句的关联词是构成这种排比句与对称句语言标志。
【例】勤学苦练使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4)巧用因果句。
这是一种由因果句构成的排比句。它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说理特点。
【例】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充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5)巧用转折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转折复句,或者以对称句出现,或者以排比句出现。整齐富有气势,语言铿锵而富有节奏。
【例】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手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
6
【例】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羡鱼和结网》)
2.引用诗文名句成段
引用古圣前贤经典,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对权威的借重,加强文章的可信性与说服力。
由相近联想而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或某一景物、某一现象的古今诗词佳句汇集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例】我穿越时空,我追溯流光,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双矍铄的眼睛注视着我的双眸,一声声昂扬的呐喊萦绕在我的耳畔。于是,朦胧的思绪穿透了远方的晨雾,远古的笙箫澄明了心中的尘埃……
【例】读李白,让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读李煜,让我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余秋雨,让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宁谧久远的?文化苦旅?;读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独憔悴?。(《生活有了?你?,才显得美丽》)
【点评】读者仿佛真正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畅游古今,深切感知文学对人的熏陶,仿佛文学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令人心胸激荡。这些诗文不仅支撑着文章的结构,表现文学对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韵味,散发出中国诗文化诱人的芳香。
3.精当事例成段 (1)面例式
详举一例称为“点”,略举一组事例称之为“面”。面例式又可分为正反对比式和例证式两种。 ①正反对比式:用两个或以上的正面事例,用至少一个反面事例。
【例】我们们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和自我的局限性决定的。
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无璋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的建议,于是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臵王平的忠言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唯明智之举。(《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②例证式:用两个或以上的事例排列组合起来论证分论点。
【例】荆柯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运来火种,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临安。(《生活有了?遗憾?,才显得美丽》)
(2)点例式
点例式即前面先详举事例,然后接一层议论分析。可分为事例析因、正例反设和反例正设。 ①事例析因
【例】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正是因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②正例反设
【例】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
7
?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大胆起用冯坤等新秀,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世界杯,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的建议,不相信自己,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陈忠和关键时刻相信自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③反例正设
【例】霸王,你确实不是刘邦杀死的。你死于空洞苦痛加重的心灵之剑!纵然四面楚歌可如果选择坦然和坚守,渡江突围,又怎么会将大好江山送与一个流氓天子!
(四)议论散文的结尾
结尾是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完整的重要一环,是文章的重点。人们对文章总体印象的好坏,文章的结尾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产生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效果。
【例】于是学会了为阳光感谢——因为阴晦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平静而索味的日子感谢——因为风暴并非不可能。学会了为粗食淡饭感谢——因为饥饿并非不可能。甚至学会了为一张狰狞的面目感谢——因为有一天,我们中间不知谁便要失去这十分脆弱的肉体。(张晓风《劫后》)
【点评】此段由四个句子组成。前三个呈现并列关系,每个句子前后分句主要内容呈相对关系。第四句是在此基础上的递进。表达出作者学会感谢的主题。
如以“走进生活”为话题,呼应精彩的开头,锤炼精彩的结尾。
【例】一颗豁达的心,能让你无惧困难,走向成功;一颗爱人的心,能让你获取力量,走向纯美;一颗平常的心,能让你处变不惊,走向完美。带上豁达的心爱人的心、平常的心,上路吧!让我们一起走近生活,走进生活,品味生活!
【例】是的,这里的荧荧烛光、激昂歌声;这里的脉脉温情、款款敬意;这里的对生命的不懈追求,使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这是一种生命的火花。
四、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1.名句串联
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拈来有代表性的诗句,避免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形成了文章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厚重感和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
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如: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3.素描列举
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如: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