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4)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资质:
1)应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性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2)在企业从事3年以上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工作。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
2.校企联合编写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用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工业设计人才。
3.通过工作任务的需求,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供大量的实际示例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5.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自学。
序号 1 教材名称 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主编 成玉宁 参考资料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1 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图形刘滨谊 孙鸣春 东南大学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解析城市景观设计轨迹 (三)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与实训教学分段实施的方式,而是在校内学生创新设计中心,边讲授、边训练。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本课程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和项目实做部分。教师在基础理论知识讲授后,就将学生分为若干项目组,每一组指定一名团队负责人。学生以团队设计的方式参与到项目的实做部分,通过项目实做的方式学习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每一个项目设计完毕后,每个项目团队都要给其他人展示设计,并接受其他团队的问询。项目团队的最终成绩由教师和其他项目团队共同打分决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乐趣。
(四)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要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平时测验等。
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按照评价标准从“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基础知识、学习态度、社会行为、职业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学生表现,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正确理解城市景观设计本质,熟悉城市景观设计发展史及各种特征。
(2)形成自己的城市景观设计人文观、文化观、创造观与系统观。
(3)遵守纪律,有团队合作精神。
(4)能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设计资源、工作过程中的体会与改进设想。
(5)由学校主讲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工业设计技能竞赛、学生有关顶岗实习情况及考核情况,共同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6)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等)是检测学生学习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知识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
有的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知识能力。测试可以采取笔试、大作业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考核分类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课堂理论测试 主要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评价 考核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 观察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语言交流、组织管理等。 10% 考核方式 以检查作业、设计分享、课堂提问为主 笔试 成绩比例 40% 50% 考核标准:
序号 1 2 学习情境 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考核的知识点、节能点及要求 城市景观设计与现代景观设计思潮城市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考核比例 40% 40% 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城市广场设计的方法及应用,独立地进行城市广场设计 3 学生综合评价 学生的基本综合素养 20%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副,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电子教案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
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互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五、课程管理 (一)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吴志勇
主讲教师:徐路遥、吴秋茜、刘源、张庆松、周沐吉子 (二)责任
1.城市景观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把握课程发展方向。 2教研室主任与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内容的调整、课程的持续发展。
3.主讲教师负责课程的授课过程,主讲教师与实训教师负责课程的实训教学。
4.课程负责人负责监督课程的实施。 六、其它说明
1.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园林景观设计专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