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政治:成语俗语名言诗词中的哲理选择题(2000字)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12、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b)
a、用发展的眼光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坚持矛盾观点 d、注重事实
1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a)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d)
a、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变化 b、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变化呈现规律性的表现
1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b )
a、物质是运动的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17、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d)
a、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具有各自特殊性
b、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自有自己的特点
c、内因决定事物的外因
d、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18、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c )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保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b) 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⑵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⑶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 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优点和缺点
a、⑴⑵ b、⑴⑶ c、⑵⑶ d、⑵⑷
2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c)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21、毛泽东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
a、要把握适度原则 b、办事情要抓重点
c、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b)
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⑵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