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钟秀勇 2014知产
②权利客体不同。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对作品的表演活动。
③权利性质不同。表演权为财产权;表演者权包括六项权能,既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
④保护期限不同。自然人的作品,其表演权的保护期限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者权的保护期先截止到该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例】周杰伦创作歌曲《千里之外》,由费玉清演唱,中唱公司制作成DVD(CD),哈根巴克咖啡馆购买正版《千里之外》DVD(CD),未经允许于营业时间播放。①哈根巴克播放DVD(CD)属于机械表演,侵犯了周杰伦的表演权。②费玉清作为演唱者,中唱公司作为录音、录像制品的制作者,不享有表演权。
【真题】作曲家甲创作了一首歌曲《雪花飘飘》,唱片公司乙经甲同意并请歌星丙演唱,将该歌和其他歌曲一起制作成DVD唱片。某酒店将合法购买的该正版DVD唱片在其咖啡厅播放。关于该酒店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08年四川·卷三·64题)(答案:BCD) A.侵犯了甲的表演权 B.侵犯了乙的录制者权 C.侵犯了丙的表演者权 D.合法行为
(九)信息网络传播权
1.控制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上载到网络(互联网或者局域网)上,就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例】甲公司拍摄了电视剧《潜伏》,乙旅馆将《潜伏》压缩后,放入宾馆局域网的服务器上,供住宿的旅客点播。①乙侵犯了甲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②擅自将作品上传到互联网固然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但擅自上传到局域网(或在P2P下载模式中上传到自己的电脑分享文件夹),亦同。
2.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制作者均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例】甲创作歌曲《Bad Romance》,由乙演唱,丙公司制作成CD。丁购买正版《Bad Romance》的CD,压缩后上传至中国盗版音乐网。①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甲、表演者乙、录音制品制作者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②这是网络时代的要求。
【真题】甲网站与乙唱片公司签订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使用合同,按约定支付报酬后,即开展了网上原版音乐下载业务。对甲网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05年·卷三·16题)(答案:C) A.是合法使用行为
B.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而不是取得录音制作者的许可 C.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还须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D.构成侵权行为,因为该行为虽然无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必须取得表演者的许可
3.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广播权的区别
【例】甲创作歌曲《Bad Romance》,由乙演唱,丙公司制作成CD。丁购买盗版《Bad Romance》的CD,在熊猫网上从事兜售CD光盘的电子商务。①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发行权的区别在于,发行权控制的传播行为,伴随着作品载体所有权的移转,而信息网络传播权无此问题。②丁没有侵犯任何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③丁侵犯了甲、乙、丙的发行权。
【例】甲创作音乐剧《Bad Romance》,由乙歌剧院演出,丙电视台现场直播。丁擅自将丙的节目信号
13
接到自己网站(但未储存),供网民在线观看。①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广播权的区别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行为中,受众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而广播权控制的传播行为中,受众对时间没得选。②丁侵犯甲广播权而非信息网络传播权。③当然,丁也侵犯了乙的直播或公开传送权;侵犯了丙的转播权。
【真题】王某创作歌曲《唱来唱去》,张某经王某许可后演唱该歌曲并由花园公司合法制作成录音制品后发行。下列哪些未经权利人许可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12年·卷三·62题)(答案:ABD) A.甲航空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在飞机上播放供乘客欣赏 B.乙公司购买该正版录音制品后进行出租 C.丙学生购买正版的录音制品后用于个人欣赏
D.丁学生购买正版录音制品试听后将其上传到网络上传播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法》第20、21条;《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8条)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发表权 著作财产权 ①保护期不受限制。 ②著作权人死亡后,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保护(注意不是“享有”) ③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自然人享有 著作权的作品 ①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合作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①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①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①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②作者身份确定后,适用著作权法第21条的规定。 法人或其他组织 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自然人、法人、其 他组织享有著作权 的影视作品 匿名作品 【真题】甲的画作《梦》于1960年发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继承人乙于2009年10月发现丙网站长期传播作品《梦》,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13年·卷三·17题)(答案:D) A.《梦》的创作和发表均产生于我国《著作权法》生效之前,不受该法保护 B.乙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其胜诉权不受保护 C.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署名权的行为
D.乙无权要求丙网站停止实施侵害甲对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五、邻接权的内容与保护期
14
(一)表演者权(《著作权法》第38-39条)
1.表演者权的主体:表演者。包括演员、演出单位。注意两点:
①限于表演“作品”的自然人或者单位。作品是否已过保护期,作品是否曾受过保护,均非所问。如果被表演的不是作品,则不可能享有表演者权。 ②问题:(a)马拉多纳连过12名防守队员的天才表演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活动”?(b)郭德纲改行后表演马戏(主要内容是耍猴),能否享有表演者权?
2. 表演者权的客体:对作品的表演活动(Performance)。表演者对同一作品的“每一次表演”均分别享有表演者权。
3. 表演者权的内容
①表明表演者身份。
人身权 ②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③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现场直播权)。 ④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首次固定权)。
财产权 ⑤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⑥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例1】吴莫愁举办个唱《让我一次爱个够》,CCAV经过允许现场直播。郑州火车站将CCAV直播的节目信号驳接到车站广场前的大屏幕上。问题:吴莫愁诉请郑州火车站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能否成立?答:能。因为属于“对现场表演的公开传送”。
【例2】甲创作歌曲《让我一次爱个够》,乙经授权在晚会上演唱,丙经授权制作成CD。丁电视台购买正版CD后,未经允许,在丁电视台的《非诚勿歌》节目中播放该CD。①问题:甲、乙、丙谁有权请求丁支付报酬?②答案:甲有权。③理由:(a)著作权人甲享有广播权;(b)表演者乙只享有“半个广播权”;(d)录音制品制作者丙不享有广播权。
4. 保护期。
①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②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5. 表演者的义务
①表演者公开表演他人作品的,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②表演者公开表扬演绎作品的,应取得演绎作品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③表演者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真题】甲创作并演唱了《都是玫瑰惹的祸》,乙公司擅自将该歌曲制成彩铃在网络上供免费下载。乙公司侵犯了甲的哪些权利?(07年·卷三·59题)(答案:AC)
A.信息网络传播权 B.广播权 C.表演者权 D.发行权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著作权法》第41条) 1. 主体:录音制作者和录像制作者。
①录音制作者,指录音制品的“首次”制作人,即“母带”的制作者。因此,盗版碟的制作者不可能
15
享有录音制品制作者权。
②录像制作者,指录像制品的“首次”制作人,也仅指“母带”的制作人。
2. 客体: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
①录音制品,指任何对表演的声音或者其他声音(如下雨的声音、鸟鸣、犬吠等)的录制品。
②录像制品,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
3. 权利内容:①复制权。②发行权。③出租权。④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注意:录像制作者还享有许可电视台播放权(即:广播权)(《著作权法》第45条)。
4.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5.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①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②使用演绎作品,应取得演绎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③对表演活动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取得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④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真题】甲电视台获得了某歌星演唱会的现场直播权,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对甲电视台直播的演唱会实况进行转播,丙广播电台经过许可将现场演唱制作成CD,丁音像店从正规渠道购买到CD用于出租,戊未经许可将丙广播电台播放的演唱会录音录下后上传到网站上传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08年·卷三·65题)(答案:ABD)
A.甲电视台有权禁止乙电视台的转播 B.乙电视台侵犯了该歌星的表演者权
C.丁音像店应取得该歌星或丙广播电台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D.戊的行为应取得丙广播电台的许可并应向其支付报酬
(三)广播组织权(《著作权法》第44条) 1.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与客体。①主体:广播电台、电视台。②客体: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信号”(Signal)。
2. 概念辨析。“广播组织权的客体”和“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是不同的事情。 ①广播组织权的客体是其播放的节目“信号”,而不是播放的节目。 ②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有的属于作品(如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应享有著作权。有的不属于作品(如NBA比赛;国庆阅兵仪式;申奥直播节目等),则不享有著作权。
③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无论是否属于作品,只要一经播放,形成节目信号,播放者即对节目信号享有广播组织权。
3. 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①转播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②录制、复制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4. 保护期。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