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合集】广西省梧州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产品中有硫酸(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蒸馏水、石蕊溶液)____。 五、实验题
29.稀硫酸是中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某实验需用密度为
的浓硫酸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480mL,可用质量分数为98%、
(1)配制稀硫酸时,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硫酸。
(2)该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 (3)量取浓硫酸后的下一个步骤是稀释,其具体操作为________
(4)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情况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至容量瓶
30.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反应:①Zn+2NaOH=Na2ZnO2+H2↑ ②Zn(OH)2+2NaOH=Na2ZnO2+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溶液A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I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V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V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 NaOH溶液 b. 氨水 c. 盐酸 (5)步骤VI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9 C 2 A 20 C 3 B 21 B 4 B 22 C 5 A 23 B 6 C 24 C 7 B 25 C 8 C 9 B 10 C 11 B 12 B 13 D 14 D 15 D 16 D 17 B 18 A 二、填空题 26.Al +Fe2O3三、推断题 27.H2SO4 2SO2+O2四、综合题
28.a 碱石灰 SO32-+2 H+=== SO2↑+H2O BE 饱和食盐水 SO2Cl2+2H2O===H2SO4+2HCl 蒸馏 取产物在干燥条件下加热至完全反应(或挥发或分解等),冷却后加水稀释,取少量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再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H2SO4。
2SO3 酸雨 HNO3 4NH3+5O2
4NO+6H2O 1:2
Al2O3+2Fe 3 V2O5+ 10Al === 5 Al2O3+ 6 V V2O5 45
五、实验题
29.2 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d
30.过滤 Na2ZnO2、NaOH 2Fe2++2H++H2O2=2Fe3++2H2O Fe2++2Fe3++8OH-烧(或加热)
Fe3O4+4H2O c 灼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O+O2=2NO2 B.CaO+ H2O=Ca(OH)2
C.Cl2+2KI=2KCl+I2 D.SO2+Ca(OH)2=CaSO3+H2O
2.金刚砂(SiC)可由 SiO2 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在反应方程式为 SiO2+3C列有关制造金刚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SiO2,还原剂为 C B.该反应说明了C 的还原性小于SiC C.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12e-
D.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是 SiC、氧化产物是 C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A.A 操作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硝酸充分反应,滴入KSCN溶液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箔插入稀硝酸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B.B C.C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溶液变浑浊 无现象 试纸变蓝色 D.D 解释、结论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 析出了Na2CO3晶体 Al在硝酸中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3+ SiC+2CO↑中,下
4.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HI B.AlCl3 C.FeCl2 D.Na2O2
5.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 mol N2,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4∶1 B.右侧CO的质量为5.6 g
C.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
D.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 mol CO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 NA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化学物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操纵原子和分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D.化学科学只能认识分子 8.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3+H2O
?2?C.(NH4)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HCO3+OH=CO3+H2O ?2?D.铁和稀硝酸反应:Fe+2H=Fe+H2?
--2-
9.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B.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C.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D.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10.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1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2→Fe(OH)2→Fe(OH)3 C.N2→NO→NO2→HNO3 D.H2S→S→SO3→H2SO4
12.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②2FeCl3+2HI③3FeCl2+4HNO3
2HI+H2SO4 2FeCl2+2HCl+I2
2FeCl+NO+2H2O+Fe(NO3)3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A.H2SO3>I->Fe2+>NO
13.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的产品是 A.烧碱 B.NaClO溶液 C.盐酸 D.氮肥NH4Cl
14.绿矾在高温下易分解,用右图装置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加热装置已略去)。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二氧化硫的沸点为-10℃,三氧化硫的沸点为44.8℃。
其中b为干燥的试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是还原产物,Fe2O3是氧化产物
B.b中所得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理论上为29.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