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双线简支箱梁钢筋作业指导书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双线简支箱梁
钢筋生产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 号:
受控状态:
钢筋生产作业指导书
1.总体工艺
箱梁钢筋采用Q235、HRB335级别。进场的钢筋原材在加工区制做成半成品,半成品分类堆放标识清晰;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别在底腹板和顶板胎具上绑扎组合成型;用两台40T龙门吊先将底腹板钢筋运到底模上进行安装,再将液压内模吊入,接着吊装顶板钢筋并与底腹板钢筋连成整体。
2.钢筋加工工艺流程
具体详见附图一:钢筋加工工艺流程图。
3. 钢筋技术要求
3.1 进场的钢筋经检验合格,钢筋分类入库,分批堆放整齐,防止锈蚀
和污染。
3.2 钢筋外观要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
3.3 成盘钢筋和弯曲钢筋应冷拉或调直,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死弯。 3.4钢筋的代换必须经技术部门或现场监理检算且符合有关规定方可代
换。
3.5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以每60T为一
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4.钢筋下料
4.1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符合施工图要求。工班根据施
工图,做好钢筋下料单和加工大样图,据以下料、加工。当需要代换时,必须经过工程技术部报请设计院同意,且手续齐备。
1
4.2下料时根据施工图中梁体钢筋的编号和供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
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4.3钢筋下料时要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去掉外观有缺陷的地方;钢筋
下料长度误差为±10mm。
4.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向主管工
艺技术人员反映,妥善处理;钢筋断口不得有起弯现象; 钢筋切断检查标准见表—1。
表—1 钢筋切断检查标准
序 号 1 2 3 项 目 标 准
钢筋调直弯曲(1m直尺靠量) 钢筋切断长度偏差 钢筋外观 ≤4mm ±10mm 无氧化铁皮、无裂纹 5.钢筋弯制
5.1设计图纸所标尺寸为钢筋中心线间距尺寸。钢筋端部有标准弯钩者,
其标注尺寸为自弯钩外皮顶切线与钢筋轴线交点的尺寸,如图1-1至1-4所示。
5.1.1 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m≥2.5d,钩端应留有≥3d 的直线段(图-1)。
5.1.2 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5d(图-2)。
5.1.3 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图1-3)。
2
图1-3弯起钢筋 图1-4 箍筋末端弯钩 图-1半圆形弯钩 图-2直角形弯钩 5.1.4 使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图1-4);弯钩的弯曲内直径要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一般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2钢筋弯制时应试弯一根,检测其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过程
中如发现钢材脆断、过硬、回弹或对焊处开裂等现象应及时停止制作并向主管工艺技术人员反映,查出原因正确处理。
5.3弯制钢筋时,当钢筋直径≥20mm时,每次最多不得超过2根;钢筋
直径≤12mm时不得超过5根。
5.4 箍筋的末端向内弯曲,以避免伸入保护层。
5.5钢筋加工成型后,按编号分类、分批存放整齐,设置标识牌,并做
防锈蚀和污染。
5.6钢筋截切及成型允许偏差应符合TBJ10203-2002标准中9.1.3条规定,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