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法理学复习提纲
2、阶段
立法程序是法的价值整合的初始阶段。基本特点是具有宏观性、基础性和机动空间比较大。 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中的自由裁量领域重新对价值进行整合。 (二)、价值整合的原则
(1)兼顾协调原则: 所有的价值都是值得保护的,要最大限度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尽可能避免价值的冲突。
(2)法益权衡原则 :当价值冲突无可避免,需要权衡法益的重要性,以“两善相权取其重”的原则进行取舍。
(3)维护法律安定性原则: 不能通过牺牲法律的安定性追求法律的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政治效果。
1.法系划分的标准是.法的历史传统
2.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指导思想相同 3.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 4.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汉谟拉比法典 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两大法系逐步靠拢 7.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执法必严 8.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立法权限的划分
9.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
10.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 1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古罗马
12.法的科学性是指.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 13.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适用于特定的人
14.本质不同的法律之间存在继承关系的原因在于.经济条件的连续性
2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法律思想 二、邓小平法治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方略
阐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相辅相成的互动机理。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法律观、依法执政观、和谐法治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五、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发展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的形式。
(二)把加强和完善法治建设上升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三)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 (四)把依法执政确立为党执政的基本方略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必须明确它是人类文明史的先进的法治理念,是更完善、更高层次的现代法治信念、价值和理想的集合体,是真正符合广大人们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 (2)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命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但在现阶段,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顾全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2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