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5:27:37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以人教版为例

彭州市升平镇博爱小学 巨芬芳

【摘要】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怀着特殊的感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时代开始,月亮便是轻盈美丽的象征、忧伤的寄托以及思念的信物。咏唱月亮的诗歌代代相传,月亮在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为基础,解读月意象频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并深入、具体的分析月意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以及月意象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月意象 教学价值 审美思维 语文教学启示

月意象作为自然意象的一种,是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它灌注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近年来,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出现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以月为意象的古诗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如《山居秋暝》、《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峨眉山月歌》、《旅夜书怀》、《琵琶行》、《石头城》、《虞美人》、《扬州慢》、《一剪梅》、《江城子》、《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有关月亮的诗词中,不仅有圆月、弦月、残月,还有水中月、云边月、镜湖月,文中各种各样的月亮都在透射着一个丰富、广阔的心灵世界。

1、 月意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

1.1、 月亮是古典诗词的经典意象 1.1.1、 由月亮客观的美感特质决定

月亮从外形上看,它有阴晴圆缺变化,时而呈圆形,时而呈曲形,满月给人一种美满、丰盈的视觉印象,弯月给人一种柔美、回旋之感。从月光上看,月光或柔和,或银白,或微黄,有光亮却不刺目,给人

一种清新淡雅,含蓄之美。新月如眉,让人想起楼阁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哀伤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有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有雄浑高古之美。月亮的外观特征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世界,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因此,文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歌。 1.1.2、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月亮作为一种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成为内涵丰富的意象,并阐述、实现它的“言外之意”,使自然之月变成人文之月,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质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月一旦进入诗词作品,就成了表达作家情感的一种意象。最早关于月亮的神话出现在《山海经》曰“月女子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2]同时,关于月亮流传最广的神话——嫦娥奔月,《淮南子》(高诱注)中出现: “娥(嫦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3]伴随着古老神话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它负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原始文化内容。

1.1.3、 月意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印迹

月亮以象征的形式贮存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进的历历往事,是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心灵的颤动印迹,是一种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月亮就是中国的一种原型意象,原型意象又称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与浓缩,是一种“种族记忆”。它们以作家的文学文本为载体,通过一代代人的解读、阐述而传承,使我们得以窥见祖先的心灵,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与深远。 1.2、 当今时代的要求

在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浪潮下,人口、资源、环境以及道德风尚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所以人的灵魂塑造、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升华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社会上奉行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群体

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大众文化的风行,流失了经典的传统文化,青少年在文化浪潮中,变得更加关注物质生活,以世俗的、功利的、物质性的价值观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青少年们在社会生活中呈现迎合潮流、趋向时尚、追求消费的一体化倾向,缺少一种对古人精神、对经典文化的关注。大众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挤压、肢解和腐蚀了青少年的个性,削弱了青少年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月亮作为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随着人类漫长的种族记忆,渐渐合成一种感伤情愫意象,并把意义内容指向更深层的情感、思想。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内涵丰富的月意象能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材中频繁出现有关月意象的古诗词就显得合情合理。 1.3、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

高中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年龄都趋向成熟,在这一个趋向成熟的关键、特殊时期,学生个体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对未来有较多的幻想,并充满美好的憧憬;对生活充满了浪漫、热情及乐观。所以,在此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阶段的教育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他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高中课标中强调了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尤其重视中华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月意象作为一种经常出现、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离学生的生活最近。因此,月意象最容易被学生理解,最容易激发他们审美情感,是学生最容易入手的意象。高中教材以月意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月意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月意象不仅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使学生愉快、轻松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月意象的教学价值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咏月之意象。

这一丰富而独特的意象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2.1、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国现代教育目的规定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4]月亮作为一种具体的、鲜明的、生动的形象,它有着感染人、陶冶人的作用。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的月光透过松林的间隙照进来,给湿冷、幽暗的森林带来些许的光亮,柔化了那黑暗中似有的僵硬。明月之下,清泉宛如白练流泻于山石之上,给周边的寂静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使学生看到一个幽深明净的超脱境界。同时,王维是一个熟谙禅学的佛教徒。禅学,作为他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胡应麟《诗薮》中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5]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的境界,在人世间诗人难以找到这种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用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大自然。学生在静月与流水之中,不仅看见了一轮蒙上淡淡的禅意的月意象,而且体味到诗人恬静闲适的心境,进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美的享受。月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气质、性格、情操以及信念,培养了他们的美好心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2、感受明月意象,发展审美思维能力

高中生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鲜明,但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发展仍不成熟。[6]发展审美思维,就需通过文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审美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月意象以空灵、飘渺为主要特点,学生很容易将月与个人、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同时,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有关月意象的诗歌,大多是借月想象,诗人的创造性思维以月意象为载体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就是借月想象最为成功的一位诗人。

从李白的浪漫主义气质、诗仙的文化性格来看,他必然选择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李白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的月意象分析 ——以人教版为例 彭州市升平镇博爱小学 巨芬芳 【摘要】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怀着特殊的感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时代开始,月亮便是轻盈美丽的象征、忧伤的寄托以及思念的信物。咏唱月亮的诗歌代代相传,月亮在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的古典诗词为基础,解读月意象频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原因,并深入、具体的分析月意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以及月意象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月意象 教学价值 审美思维 语文教学启示 月意象作为自然意象的一种,是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它灌注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近年来,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出现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以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