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10-2009达克罗工序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适用于达克罗车间作业班对产品进行表面达克罗处理的作业。达克罗膜层具有独特的多层保护性能,具有其它表面处理所无法比拟的耐蚀性能。 一、 达克罗涂覆工艺流程及要点:
1、达克罗涂覆工艺:将达克罗处理液调配成水溶性涂料,然 后直接涂覆在经活化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经烘干、烧结,形成一层达克罗涂层。
2、工艺流程:工件除油—水冲洗—除锈(抛丸喷沙)—除尘
—浸涂(或喷涂)—甩干—烘干(60~80℃,10~30分钟)—烧结(280~300℃,15~30分钟)—冷却—检验—包装。 二、涂覆液的配制
1、温度:涂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8~22℃左右为宜。 2、粘度:涂液在20℃时,用底部带有规定孔径的不锈钢筒形
粘度计进行测定。当粘度计离开涂液面开始从小孔流出涂液时计秒数,到小孔涂液出现第一次断流时停止读秒,所需的秒数即表示涂液的粘度。
正常浸涂生产时涂液粘度一般控制在60~80秒。 3、密度:涂液在20℃时,用普通玻璃密度计测量。测量方法
为:将已充分搅拌的并静臵去泡的涂液装入量筒,把密度计缓缓放入量筒,然后轻轻松手使密度计慢慢下沉,待密
度计静止后目光平视读其数值。
涂液密度一般控制在1.32~1.40之间。
4、PH值:涂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3.6~5.2 之间。每周应
测定涂液PH值1~2次,测定时涂液温度为20℃。涂液初始配制时铬酸的PH值应在1~4之间。其它事项严格执行达克罗工艺。
5、涂液的搅拌:涂液配料之后必须进行搅拌,使浆料与铬酸
及其它组成成分混合均匀并反应熟化。搅拌时间至少在12小时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搅拌。
6、六价铬含量:涂料六价铬含量也是反映涂液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每周应检测1~2次,测定步骤及方法按达克罗生产工艺进行。 三、产品抛丸处理:
抛丸就是用钢丸除去零件表面的无机物、氧化皮等,而得到干净的金属表面。
1、开始操作前首先启动除尘风机。
2、装入工件,关好工作室门。(抛丸处理重量一般不大于200千克)。
3、抛丸时间一般为15分钟,也可根据产品状况做适当调整,
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产品相互碰撞。(以产品表面清理干净为目的)
4、抛丸工作完成后进行出料,并对产品目测检查,对有缺陷
的产品另行摆放。对抛丸后的产品应戴干净手套拿取。 5、对抛丸后的产品要装筐,杜绝产品磕碰。
6、产品抛丸后4小时内进行喷涂,若超过4小时,应重新
抛丸处理。
7、抛丸处理后的产品由检验员复检,对抛丸不合格的产品
应重新抛丸处理。
四、浸涂或喷涂: (一)浸 涂:
经处理后的小零件经过校直、机械性能、无损探伤等常规检验合格,并经过工件除油—水冲洗—除锈(抛丸喷沙)—除尘等工序后进行浸涂并甩干:将装有零件的浸涂桶浸入达克罗涂液中,在轻微震荡下浸涂2~3分钟,将浸涂过的零件倒入甩干机筐内,采用离心旋转,除去零件表面的多余涂料。 浸涂工序中应注意的事项:
1、涂覆量主要取决于离心速度,较少依赖与离心时间,转
速快,则涂覆量少;转速慢,则涂覆量大。
2、零件的温度与涂覆量有关,零件温度越高,涂覆量越大。但温度过高,会导致溶液老化,不利于生产。故零件的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
3、注意不要加入过多零件,否则会造成涂层表面粗糙,涂
覆量偏差过大。
4、不要将脏污或脱落的达克罗膜等带入溶液,这样会造成
表面粗糙有麻点。
5、定期清理传输网带,去除网带上的达克罗堆积物,否则
会影响零件的传递和热空气的流通。 (二)喷 涂:
经处理后的大零件经过校直、机械性能、无损探伤等常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达克罗表面处理,其工序和小零件处理工序相同,只不过其涂覆处理采用水帘式喷房中用喷枪喷涂的方式进行涂覆。
喷涂工序中应注意的事项:
1、喷涂距离要适中。当采用小型喷枪标准距离为15~25cm,大型喷枪喷涂标准距离为20~30cm。
2、喷枪运行方式要正确:包括对被涂工件物的角度和喷枪的
运行速度。正确的方法是:应保持喷枪与被涂工件物面直角、平行运行。喷枪运行速度应保持在30~60厘米/秒,并要求相对恒定。
3、搁臵零件的料架要平衡,在喷涂过程中要均匀翻转被涂零
件,以期得到平滑的涂层。为获得更均匀的涂层,在喷涂时还要注意达克罗涂料粘度的选择:粘度过大雾化不好,涂膜表面粗糙;过稀则易产生流挂。达克罗涂料最适宜的喷涂粘度因工件和涂覆厚度与涂覆要求不同而不同,用柴氏2#杯测定,应在20~40秒之间为宜。
4、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戴上干净手套,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