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DB 5t吊车计算书
LDB 5t吊车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200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 GB/T11345-198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10854-89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JB/ZQ 4000.9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JB/ZQ 4000.3
《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 JB/T6046-1992 《紧固件机械性能》 GB 3098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起重机设计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7
二、材料参数
钢材弹性模量E=206x103N/mm2;剪变模量G=79x103N/mm2;线膨胀系数α=12x10-6 /℃;质量密度ρ=7850kg/m3。
表1 钢材强度设计值
钢材型号 主要受力件: Q235(厚度≤5mm) 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MPa) 215 三、设计载荷
载荷包括自重载荷、起升载荷、风载荷、温度载荷、冰雪载荷等。结构计算采用极限应力法,因此,载荷值取值比一般较大。
1 自重载荷
钢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统计计算,结构自重×1.1来考虑节点重量。加载时按均布载荷加载于梁底部平面。梁自重约1766kg,工字钢底部平面面积≈128*8522/1000000=1.09m2。则q=(1766kg×9.8m/s2/1.09)×1.1≈15878N/m2
2 起升载荷
起升载荷主要考虑,电动葫芦起升,起升为5t。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到突然离地起升或下降制动的情况,对承载结构和传动机构将产生附加的动载作用。这一动载作用可通过将起升载荷乘以大于1的起升载荷系数φ2考虑。系数φ2的取值方法(ISO 8686-1;1989)。设稳定起升速度≤0.2m/s,起升状态级别为HC2 。则φ2=1.6。则起升载荷使用极限应力法计算时,按施加1.6倍静载荷计算。葫芦自重:约400kg;起升重量:5000kg,则起升载荷Q=(5000+400)*9.8*1.6=84672N。
3 风载荷、雪载荷
因工作环境在车间内,所以风载荷和雪载荷本设计不予考虑。
4 温度载荷
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不大,结构形式单一,钢材的线性膨胀对结构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小可不考虑。
四、结构静力分析
本结构采用CATIA软件进行整体建模分析,模型采用简化设计,按照空间整体结构建立模型,端梁与主梁连接处的法兰板视为固定支座,与端梁连接和接触部位的轴承、齿轮、及连接轴均简化为与相应尺寸的钢柱,整体建模分析。在四个轮子底部建立clamp(夹紧)约束并根据不同工况进行在不同位置加载不同载荷。
载荷组合及载荷分项系数表:
表1 载荷分项系数
序号 1 2 载荷 自重载荷 起升载荷 分项系数 1.1 1.6 备注
静力分析:加载自重载荷G(视为局部载荷)=15878N/m2;加载起升载荷
Q=84672N,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结构模型
工况1:葫芦中间起吊
图2 结构应力云图
图3 结构位移云图
由上可见结构最大应力108MPa<215MPa,满足强度要求;最大位移6.07mm,相对挠度f/l=6.07/9500=0.00064<1/800,满足刚度要求。
工况2:葫芦外侧起吊
图4 结构应力云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