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4:56

四、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五、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二、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三、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四、改进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装置,尽量使用噪音低、能耗小的先进设备,或增加防护装置,减少噪音污染。

五、根据国家级地方的相关规定,对施工期间引起的噪声进行监控,每天记录监控结果,形成专项监控资料。

光污染管理制度

一、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一、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

7

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三、禁止高空抛物,施工层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采取垂直运输机械,用密封器具将垃圾封闭后运送到底层。

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一、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三、建设项目施工中涉及古树名木确需迁移,应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办理移植许可证和组织施工。

四、对场地内无法移栽、必须原地保留的古树名木应划定保护区域,严格履行园林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

六、建设项目场址内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地上文物,应积极履行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原址保护方案,确保其不受施工活动损害。

七、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8

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应与施工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要求。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及农民工夜校培训室、吸烟休息亭、密闭式垃圾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

三、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建设工程竣工一个月内,临建设施应全部拆除。

四、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五、职工宿舍用装配式双层结构,便于拆装和再次利用,人均住宿面积不低于2M2。

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式硬质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 m。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标志牌和企业标识,应有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绿色施工管理措施,公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三、对于拟建建筑距离较近的建筑物,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建筑物、构筑物安全和地下管线安全。

四、施工现场高大脚手架、塔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应与架空输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高压线路应采用绝缘材料进行安全防护。

五、施工期间应对建设工程周边临街人行道路、车辆出入口采取硬质安全防护措施,夜间应设置照明指示装置。

六、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

9

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七、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施工季节、气候和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施工现场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二、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为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四、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五、深井、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六、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七、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二、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

10

搜索更多关于: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五、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二、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三、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四、改进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装置,尽量使用噪音低、能耗小的先进设备,或增加防护装置,减少噪音污染。 五、根据国家级地方的相关规定,对施工期间引起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