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②在20℃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甲固体未溶解,则20℃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_;a3℃时,将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a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甲___ 乙(填“>”“<”或“=”)。
③如图 乙向试管中滴入2 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__(选填“甲、乙、丙”)。
④现有a3℃时乙的饱和溶液,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a2℃,下列各量不变的是_________。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 a2℃时乙的溶解度
23.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结合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 20℃ 水 酒精
(1)下图表示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109g 17.3g 40℃ 129g 40g 20℃ 21.8g 不溶 40℃ 49g 不溶 碳酸钠
(2)温度从20℃升到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3)40℃ 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溶剂是__,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4)若要对比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对比。
三、简答题
2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降低。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5.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 溶液可用来配制花卉、盆栽植物的营养液。请回答:
(1)KNO3溶液能给花卉、盆栽植物提供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KNO3固体配制100g 10%的KNO3 溶液的过程如下(水的密度为1.0g/mL):
①计算:需要KNO3的质量是10g,水9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KNO3的质量。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向右盘添加10g砝码 ,然后向左盘慢慢添加 KNO3直至天平平衡。
③量取: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后(见下图1),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④溶解:将称量出的固体和量取到的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
⑤装瓶贴标签:请在标签上写上内容(见下图2)。
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配好的100g溶液稀释成0.8%的稀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g水。
26..2016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