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化学习题 2

生物化学习题 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14:17

8.1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个ATP;糖原中有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____个ATP 。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2.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 A.1 B.2 C.3 D.4 3.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1,6-二磷酸果糖 D.2,6-二磷酸果糖 4.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 )除外: A.B1 B.B2 C.B6 D.PP 5.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1,6-二磷酸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醛缩酶 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7.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 3-磷酸甘油酸 C. 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8.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苹果酸 9.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A.脂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 C.异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10.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

A.2分子甘油 B.2分子乳酸 C.2分子草酰乙酸 D.2分子琥珀酸

11.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 12.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GDP B.UDP C.CDP D.TDP 13.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肾上腺素 D.糖皮质激素 14.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A.葡萄糖-6-磷酸酶 B.果糖二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三、判断题

1.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FK)受F-2,6-BP的抑制。 2.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3.沿糖酵解途径逆行,可将丙酮酸、乳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4.人和动物体内,肝糖原降解可以使血糖水平升高,而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5.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途径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6.磷酸戊糖途径本身不涉及氧的参与,故该途径是一种无氧途径。

7.乙醛酸循环作为三羧酸循环的补充,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四、 名词解释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糖异生; 4.乳酸循环

五、分析和计算题

1.在EMP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受ATP的反馈抑制,而ATP却又是磷酸果糖激酶的一种底物,试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使酶失去效用?

2.简要说明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并计算1摩尔甘油彻底氧化能生成多少摩尔ATP? 3.计算由2摩尔丙酮酸转化成1摩尔葡萄糖需要提供多少摩尔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4.为什么说葡萄糖-6-磷酸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5.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如何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 6.如何理解三羧酸循环的双重作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糖原合酶 磷酸化酶 2.磷酸甘油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

3.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4.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5.4; 2 6.肝; 肾

7.异柠檬酸脱氢酶 10 8.2; 3

二、选择题

1.(D) 2.(B) 3.(D) 4.(C) 5.(B) 6.(C) 7.(C) 8.(C) 9.(D) 10.(C) 11.(B) 12.(B) 13.(A) 14.(D)

三、判断题

1.错。F-2,6-BP是果糖磷酸激酶强有力的别构激活剂。 2.对。 3.错。

4.对。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糖酵解生成的乳酸在肝中通过糖异生作用,间接转化成血糖。 5.对。

+

6.错。磷酸戊糖途径本身不涉及氧的参与,但该途径产生大量的NADPH, NADPH可以将电子最终交给O2,使NADP 得到再生,以维持磷酸戊糖途径的持续进行。

7.错。

四、名词解释

1.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ATP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又称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在线粒体中,乙酰辅酶A首先与OAA合成柠檬酸,再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将乙酰辅酶A转变成CO2并生成NADH和FADH2的过程。它是生物体内糖、脂、氨基酸等有机物代谢的枢纽。

3.在肝、肾中,由非糖物质(乳酸、丙酮酸、甘油、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等)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该途径基本沿糖酵解逆行,但三步不可逆反应需绕行。

4.动物肌肉组织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糖酵解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乳酸经血液循环运至肝脏,在肝细胞内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循环供给肌肉、脑等组织利用。这一过程称为乳酸循环,又称克立氏循环。

五、分析和计算题

1.答:

磷酸果糖激酶(PFK)是一种调节酶,又是一种别构酶。ATP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也是别构抑制剂。在磷酸果糖激酶上有两个ATP的结合位点,即底物结合位点和调节位点。当机体能量供应充足时,ATP除了和底物结合位点结合外,还和调节位点结合,使酶的构象发生改变,抑制酶活性。反之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时,ATP主要与底物结合位点结合,酶活性很少受到抑制。

2.答:

甘油 + ATP →α-磷酸甘油 + ADP;α-磷酸甘油 + NAD→ NADH·H+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羟丙酮 → 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3-磷酸 + NAD+ Pi→甘油酸1,3-二磷酸 + NADH·H; 甘油酸1,3-二磷酸 + ADP → 甘油酸-3-磷酸 + ATP;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 PEP;

++

PEP+ ADP → 丙酮酸 + ATP;丙酮酸 + NAD→ 乙酰辅酶A + NADH·H+ CO2;

+

然后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3 NADH·H、1 FADH2、 2 CO2,并发生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

+

1 GTP。依据生物氧化时每1 NADH·H和1 FADH2 分别生成2.5 、1.5 ATP,1摩尔甘油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ATP的摩尔数为6×2.5 +1×1.5+3-1 = 18.5。

3.答:

2丙酮酸 +2 CO2+ 2ATP→ 2 OAA + 2ADP + 2Pi; 2OAA + 2GTP →2 PEP + 2 GDP + 2 CO2 2 PEP沿糖酵解途径逆行至转变成2甘油醛-3-磷酸,其中在甘油酸-3-磷酸转变成甘油酸-1,3-二磷酸过程中,消耗

+

2 ATP;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成甘油醛-3-磷酸中,必须供给2 NADH·H。

2 磷酸丙糖先后在醛缩酶、果糖-1,6-二磷酸酶、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1葡萄糖,该过程无能量的产生与消耗。

从上述三阶段可看出,2 丙酮酸转化成1 葡萄糖需要提供6摩尔高能磷酸化合物,其中4 ATP,2 GTP。

4.答:

+

+

+

+

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鲜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Ⅱ;

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代谢分解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

5.答:

(1)血糖的主要来源为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大多数氨基酸等通过糖异生转变成血糖。

(2)血糖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供能;在肝、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是糖的贮存形式;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转变成其他糖类及衍生物如核糖、糖蛋白等;血糖过高时可由尿排出。

(3)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主要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低时,刺激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使血糖水平升高。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作用,加快葡萄糖的氧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

6.答:

在绝大多数生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都必须通过三羧酸循环进行分解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它是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共同分解途径。另一方面三羧酸循环中的许多中间体如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OAA等又是生物体进行物质合成的前体。所以三羧酸循环具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双重作用。

第7部分 脂类代谢

一、填空题

1.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的_________内进行,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脂肪酸分解过程中,长链脂酰-CoA进入线粒体需由___________携带,限速酶是___________;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需与___________结合成___________才能运出线粒体。

3.脂肪酸的合成在__________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________并以_________形式参与合成;供氢体是_________,它主要来自___________。

4.乙酰CoA 的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受__________酶催化水解,而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受__________酶催化水解,限速酶是___________。

6.乳糜微粒主要运输_________;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运输__________;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用为___________;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用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A.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酶 B.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 C.脂蛋白脂肪酶 D.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2.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

A.载脂蛋白 B.清蛋白 C.球蛋白 D.脂蛋白 3.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甘油酸-2-磷酸 C.甘油酸-3-磷酸 D.磷酸二羟丙酮 4.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

A.乙酰CoA B.H2O、CO2及释出的能量 C.丙酰CoA D.乙酰CoA及FADH2、NADH++H+ 5.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胞液中进行 B.基本原料是乙酰CoA和NADPH+H+

C.关键酶是乙酰CoA羧化酶 D.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需乙酰CoA提供乙酰基 6.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低→高顺序的排列为:

A.CM→VLDL→IDL→LDL B.CM→VLDL→LDL→HDL C.VLDL→CM→LDL→HDL D.VLDL→LDL→HDL→CM 7.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 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D.食入脂肪过多 8. 关于酮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酮体氧化的关键酶是乙酰乙酸转硫酶

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合成酮体,但以肝内合成为主

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 D.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 CoA还原酶

9.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

A.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B.肝内脂肪代谢紊乱 C.脂肪运转障碍 D.摄入脂肪过多 10.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高密度脂蛋白 D.低密度脂蛋白 11.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A.HMG CoA合成酶 B. HMG合成酶与还原酶 C.HMG还原酶 D.HMG CoA还原酶 12.合成酮体和胆固醇均需:

A.丙酰CoA B.NADPH+H+ C.HMG CoA合成酶 D.HMG CoA裂解酶 13.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化生成:

A.胆汁酸 B.肾上腺素皮质素 C.胆色素 D.维生素D3 14.乙酰CoA是合成哪种物质的唯一碳源?

A.卵磷脂 B.胆固醇 C.甘油三酯 D.鞘磷脂

三、判断题

1.仅偶数碳原子脂肪酸在氧化分解时产生乙酰-CoA。 2.奇数碳脂肪酸可以生成糖。

+

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所需的H全部由NADPH提供。

4.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部分反应与酮体生成相似,两者的关键酶是相同的。 5.在草酰乙酸水平升高的情况下,脂肪合成的速度也升高。 6.线粒体只能进行脂肪酸碳链的缩短而不能延长。

四、名词解释

1.脂肪酸的β-氧化; 2.酮体; 3. 柠檬酸转运系统

五、分析和计算题

1.试比较硬脂酸、油酸完全氧化时产生的ATP数。

2.试述酮体的生成过程及生理意义,并解释重症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产生酮血症和酸中毒。 3.试比较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氧化的异同。

4.血浆脂蛋白有哪两种分类?并回答各种血浆脂蛋白的来源、化学组成特点和主要生理功能。 5.乙酰-CoA羧化酶在脂肪酸合成中起调控作用,试述其调控机制。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线粒体;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1分子乙酰-CoA;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2.肉碱;脂酰-肉碱转移酶Ⅰ;草酰乙酸;柠檬酸

3.胞液;乙酰-CoA;丙二酰-CoA;NADPH+H+;磷酸戊糖途径

4.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合成非必需脂肪酸;合成胆固醇;合成酮体 5.脂蛋白脂肪(LPL);脂肪;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

6.外源性脂肪;内源性脂肪;将胆固醇由肝内向肝外转运;将胆固醇由肝外向肝内转运

二、选择题

1.D 2.B 3.D 4.B 5.D 6.B 7.A 8.C 9.A 10.D 11.D 12. C 13.C 14.B

三、判断题

1.错。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除最后一次?-氧化产生一个丙酰-CoA外,也生成乙酰-CoA。 2.对。奇数碳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丙酰-CoA,可转化为琥珀酰-CoA异生为糖。

3.对。

4.错。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是HMG-CoA还原酶,酮体生成的关键酶是HMG-CoA合成酶。 5.对。

6.错。线粒体不只进行脂肪酸碳链的缩短,也能进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四、名词解释

1.在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是从羧基端开始的,碳链逐步断裂,每次生成比原来碳链少2个C的脂酰-CoA和 1个乙酰-CoA,最后?-C被氧化成酰基,称为?-氧化。

2.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经血液运输至肝外组织氧化利用,是肝脏向肝外输出能量的一种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生物化学习题 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8.1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个ATP;糖原中有1个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可生成____________个ATP 。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2.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 A.1 B.2 C.3 D.4 3.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A.AMP B.ADP C.1,6-二磷酸果糖 D.2,6-二磷酸果糖 4.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 )除外: A.B1 B.B2 C.B6 D.PP 5.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