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学论文4(改1).doc1 - 图文

音乐学论文4(改1).doc1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1:40:02

撑感,因此一个音一个音地送到键低,结合手臂的自然重量下落,指尖站稳,体会肩、臂、肘的放松,是断奏的关键。要领是大臂在音弹完后抬起,可使肌体自如,弹奏的声音要通、松、丰满、挺拔。正确运用手臂自然重量与指尖力量高度集中的方法,可使钢琴发出有穿透力的、明亮、圆润、丰富的声音。手臂重量要自然地落,在指尖上,通过指尖“沉”进键盘里,使每个指尖像钩子一样挂在键盘上。这种方法对培养初学者正确的发音习惯和辨别声音的能力,对各种程度的人演奏好每个乐句的起句音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臂腕僵硬,就会使声音很“死”、很“木”;指尖太软,或甩手,声音就发不透,就会很“飘”或很“散”。如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一乐章呈示部16-20小节左手的八度旋律就应用这种奏法。巴赫以及斯卡拉蒂等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里也常运用此触键方法。

还有很多钢琴教学理论 把只要是断开弹奏的,如跳音奏法都归纳为断奏的一种。这也是较合理的(如但昭义老师《少儿钢琴教学辅导》里就如此)

2、训练手指独立性的颗粒奏方法

颗粒奏也叫非连奏,这是钢琴演奏技巧中最有特色的一个部分,也是训练手指独立性最重要的方法。缺少这种训练,就谈不上“弹奏”钢琴,只能是“摸”琴或“敲”琴,无法在钢琴上清晰的表达音乐语言的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这种方法在发展技巧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手指没有经过大量的、科学的颗粒奏练习,钢琴弹奏的技术就会受到阻碍。

这种奏法依靠手掌关节发力,要有爆发力,下键速度快,指尖集中,手臂放松。弹奏出的声音通透、清晰、明亮。“颗粒性”弹奏法,目的在于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在臂腕“通”开、指尖立住的前提下,训练手指要使掌关心充分“打开”,重点是从掌关节发力,像射箭一样,有准备地把指尖射向键盘,形成一种爆发力,使琴槌击弦有力,发出既清晰有有颗粒性的声音。其训练过程,必须是从慢速逐步过渡到中速、快速。随着速度的增加,相应减少手指运动的幅度,同时保持颗粒性的要求,使手指的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基本练习如音阶、琶音、大量的手指练习如《哈农》、大量地练习曲、以及乐曲中的许多跑句、经过句、华彩部分等都广泛的运用这种触键方法。颗粒奏法也是连音奏法的重要技术前提

3、跳音弹奏方法

用手腕主动发力,手指迅速下键,触键后立即反弹离键后立即反弹离键,其

- 5 -

要领为借助反弹力使声音具有弹性,也就是像拍皮球一样。常运用在轻巧、伶俐、活泼、富于生命的音乐语言中。“跳音”弹奏法,这是运用很广的方法,把指尖做成有准备钩子形,发力点在掌心和手腕之间,利用手指下键时瞬间的反作用力,从键盘表面像拍皮球似地弹起来,使琴发出一种既短促清晰,又有弹性的声音。 跳音的弹法还可以有很多种变化,其一是用指尖弹跳音,可以产生轻盈灵巧的效果,多用在速度快的乐曲中。如柴可夫斯基《十一月—雪橇》中即多用此法。其二是用手腕弹跳音,可以做到又灵巧,又有一定的力度变化。在李斯特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中,就有不少篇幅运用此法。其三是可用小臂弹奏跳音,它的发音显然就会比前两种有魄力得多。小臂、手腕、手指都要绷紧,利用整个小臂的迅速反弹力演奏。肖邦练习曲即10No.5首的结尾句的那一连串八度跳音,即是如此演奏的。其四是可以运用大臂带动反弹力量,是钢琴发出雄浑有力、弹性极强、振颤人心的声音。像在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结尾句中使用的这种奏法会有光辉夺目的效果

当然,跳音在不同风格、不同音乐特征的作品里,演奏的时值长短也不同,不同时值的跳音有不同的表现力。如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很多跳音的时值就不能太短,这与当时的钢琴发音特点有很大关系。

4、连音的弹奏方法

连奏是演奏歌唱性旋律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最难的方法。连音弹奏法,这是钢琴演奏技巧中非常复杂的一种。由于钢琴是以琴槌击弦发音,所以给声音的连接造成很大的困难。手指要把这种连音奏出来,要求演奏者力量通畅,身体、肩、手臂、手腕放松,要运用力量转移的方法,使手臂重量通过富有弹性的手腕的调节、以及手腕和掌关节的缓冲落在指尖上,并把力量从一个指尖自然转移到另一个指尖,中间不能有缝隙或漏洞,不能有不该出的重音,使乐句像一口气唱出来的一样。其要领是手指贴键、慢下键,并利用指尖进行力量转移。注意音与音的连接,后一音未弹下去之前,前一个手指不能离键,否则弹出来的音就不连贯;后一个手指触键后,前一个手指要及时离键,否则弹出来的音就浑浊不清。从物理学角度看,这种连音主要靠钢琴发出的共鸣音即余音、延音、泛音来连的。连音奏法的动作比较缓慢、自然、连贯、弹奏出的音乐要圆润、丰满。这种奏法是表达作曲家最激动、最热情、最抒情的音乐语言所需要的。

- 6 -

好的钢琴弹奏的连音、高级的钢琴弹奏连音,是主要靠钢琴发出共振的共鸣音,即余音、延音、泛音来连的。因此,弹连音时,要尽量弹出最充分的钢琴余音、延音和泛音,这样才能达到最高雅的艺术档次和艺术品位,最舒服、流畅、优美、动听的连音音乐效果。因此连奏也不仅是手指上的连贯,还有听觉的连贯。

以上四种发音方法的运用,一定不要脱离音乐内容的需要孤立的运用,要综合起来运用,同时运用练习的各种技巧,便会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音色。钢琴演奏者的技术手段就像一个多样的工具箱,不同的弹法会产生不同的声音。钢琴教师和演奏者必须通过深入理解作品,体味作品内容和音乐语言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法,把一部作品经过自己的消化,用自己心灵的感受,用丰富的音色、有血有肉的、富有感染力的在创造出来。

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

要成功地弹奏一个作品,把它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首先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以及曲式结构。一首音乐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内心体验的再现,只有理解和掌握了作品所内含的感情和背景,只有对作品的曲式结构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深入的懂得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更深刻的感受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目的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音乐背景材料的研究

为了更准确、更深刻的了解音乐的内涵,演奏者应当充分研究音乐的背景材料及风格。包括:作曲家所处时代的社会事物与文化事件;作曲家与社会的联系;作曲家的总的音乐风格及风格演变;乐曲创作阶段及其风格特征;作曲家所创作的同类作品;作品的特殊背景(标题、契机、题献等)通过对背景材料的研究,揭开作曲家写作时的灵魂状态,探知他之所爱、所恨、所思、所乐、所悲、所欲、所求。只有当演奏者的心态尽可能的接近了作曲家的心态,他才能顿悟作品的真谛,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强调学生对音乐史知识的学习。并重视对钢琴艺术史及钢琴文献资料的学习,使他们懂得键盘乐器的演进和发展,以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演奏家的演奏风格等,并引导他们学习大量的钢琴文献资料,包括听各种钢琴演奏录音,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加深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钢琴作曲家的风格的特征的理解。

- 7 -

(二)曲式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曲式类似写文章的章法,音乐也像写文章一样,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要环环相扣。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代表着主要乐意,乐意如何一步步展开、发展,经过怎样的过程,如何达到高潮,如何下降,如何结束,也都要符合规律,体现出逻辑关系,我们研究作品的曲式就是研究这些规律和逻辑,这样才能在演奏是表达好音乐的意义。演奏者在弹奏中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弹的是哪一部分,这部分在全曲中居于什么地位,结构功能是什么,与前后部分是什么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全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先分析在弹奏的习惯,无疑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先对作品有清晰的认识,再有目的有计划、有审美标准的去从每一个乐句开始练习,由小到大的去组织乐曲。 (三)音乐表现要素的分析

音乐包含旋律线、节拍、节奏、和声、调式、速度、力度等多种表现要素,各要素互相配合,构成了一个表情达意的体系。弄清这些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在音乐形成中的作用,对演奏者更好的把握作品十分重要。

1、旋律线

不同类型的旋律线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如水平线或单音调旋律线常表现庄严

肃穆的情绪;有规则的采取小音程上下起伏的旋律线常表现微波荡漾的形象;波动幅度较大的波浪型旋律线通常表现活跃奔放、热烈、激动的情绪;连续上行的旋律线有逐渐紧张的感觉;连续下行的旋律线有逐渐松弛的感觉;旋律线不断向高峰上升,是形成高潮的重要手段。旋律线的高低起伏,不仅可以表现情绪的涨落,也体现了艺术上一驰一张、缓急相济的美学原则。

2、音调

音调是具有性格特征的短小旋律。有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音调,如喜悦的音调、忧郁的音调、倾诉的音调、愤怒激昂的音调、雄壮豪迈的音调、疑问的音调、叹息的音调、哭泣的音调等;有模拟自然界音响的音调,如风声、雨声、鸟啼等等。搞清楚旋律的音调,弹奏出的歌唱性旋律才能生动。

3、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中每一个音依赖于节奏才能获得生命。在教学中,

- 8 -

搜索更多关于: 音乐学论文4(改1).doc1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撑感,因此一个音一个音地送到键低,结合手臂的自然重量下落,指尖站稳,体会肩、臂、肘的放松,是断奏的关键。要领是大臂在音弹完后抬起,可使肌体自如,弹奏的声音要通、松、丰满、挺拔。正确运用手臂自然重量与指尖力量高度集中的方法,可使钢琴发出有穿透力的、明亮、圆润、丰富的声音。手臂重量要自然地落,在指尖上,通过指尖“沉”进键盘里,使每个指尖像钩子一样挂在键盘上。这种方法对培养初学者正确的发音习惯和辨别声音的能力,对各种程度的人演奏好每个乐句的起句音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臂腕僵硬,就会使声音很“死”、很“木”;指尖太软,或甩手,声音就发不透,就会很“飘”或很“散”。如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一乐章呈示部16-20小节左手的八度旋律就应用这种奏法。巴赫以及斯卡拉蒂等巴洛克风格的作品里也常运用此触键方法。 还有很多钢琴教学理论 把只要是断开弹奏的,如跳音奏法都归纳为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