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2018-2025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www.cninfo360.com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8-2025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80887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7200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www.cninfo360.com/yjbg/jchy/bl/20180910/808878.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二、内容介绍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4年) 我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发展图 (1)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关于绿色建筑的提法众多,国际上尚无一致的意见,但归纳起来,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根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产业链构成
绿色建筑产业上游为绿色建筑科技服务业:包括绿色建筑的策划和规划设计、针对环境场地以及建筑的勘察检测,针对建筑和部品材料的认证服务以及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中游为绿色建筑制造业:包括工业化建造,绿色建材(包括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和设备制造包括以及绿色施工等,下游为绿色建筑配套服务业,主要是指绿色运营管理包括绿色建筑本身的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管理,以及以绿色建筑为载体和主体开展的绿色相关综合服务业务。这些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形成了一条关于绿色建筑的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活动在此产业链上不断循环往复,经济利益是产业链的驱动力,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达到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1)绿色建筑主要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建筑是目前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网发布的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访问网址:www.cninfo360.com / www.cninfo360.com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2018-2024年)显示,20 世纪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 年,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 年美国风景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 年代,石油危机暴发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潜层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80 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在建筑节能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健康住宅概念的提出,发达国家又把视野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安全性等更广的领域。在这期间,各类有关绿色建筑的活动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
1990 年,英国率先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标准。1992 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并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概念。1993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 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 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1 世纪,绿色建筑迎来了它的蓬勃兴盛期,其内涵与外延获到了极大的丰富。如日本在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与“环境共生住宅”的概念。继20 世纪90 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之后,全球引发了对绿色建筑评估的热潮,相继出台了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极大的规范和推动绿色住宅的发展。如日本的 CASBEE、德国的LNB、法国的ESCALE 等。四十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从个人研究行为上升到国家、国际层面,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起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较晚,首先从建筑节能起步。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提倡建筑节能,但是有关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仍是空白。1986 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发布,建筑节能率目标是30%,1994 年,该标准修订,将建筑节能率目标提升至50%,并制订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 年规划》。1999 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发布,并于2005 年进行了修订,期间还分别出台了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规划。
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开始逐步被引入和应用。2004 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启动,掀开了我国的绿色建筑实质性发展序幕。2005 年,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出台《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2011 年6 月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1)开始实施,并于2011 年启动“100 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 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简称“双百工程”)。2011 年8 月,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随后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等20 余个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开始在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 2013 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
访问网址:www.cninfo360.com / www.cninfo360.com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 亿平方米;到2015 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政府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 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 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等,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绿色建筑正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随后,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10 余个省市也制定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深圳市制定的《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要求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此,全国性的大规模绿色建筑行动开始展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从星星之火开始向全国漫延。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包括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运行机制等在内的整体框架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将迎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本研究咨询由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局、中心提供的最新行业运行数据为基础,验证于与我们建立联系的全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的权威统计资料。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4年)》针对当前绿色建筑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投资及战略建议。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4年)》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分析、权威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等,帮助绿色建筑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8-2024年)》是绿色建筑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洞悉绿色建筑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1章 中国建筑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三、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访问网址:www.cninfo360.com / www.cninfo360.co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