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 宋明理学巩固辅导六十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
与科技第4课 宋明理学巩固辅导六十六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命题与王守仁“心即是理”思想的差别,王守仁说:“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外义也。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这表明王守仁认为
A、朱熹所说的“定理”不是“至善”的“义” B、至善作为道德原理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
C、事物的道德秩序只是来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 D、道德法则是纯粹外在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 C、朱熹的理学思想 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答案】:
【解析】:
1 /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3题【单选题】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该是
A、穷理的方法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 /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行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程颐说:“富,人之所欲也。苟于义所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志也。”这一思想( )
①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 ②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
3 /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③体现了程颐的道德价值观 ④将人欲与天理完全对立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尽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家思想最不相符的是( )
A、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B、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C、杨彪:“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
D、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已死乎!” 【答案】:
4 /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