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室内改造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C、地砖堆放、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板材的不同品种、规格分类堆放;
2)板材宜堆放在室内;当需要在室外堆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雨防潮;
3)当板材有减震外包装时,平方堆高不宜超过2层,且倾斜角不宜超过15度;当板材无包装时,应将板的光泽面相向,平方堆高不宜超过10块,竖放宜单层堆放切倾斜角不宜超过15度。
4)吊运时宜采用专用运输架。
D、吊运及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碰撞板材,不得划花、污损板材光泽面。
E、地面的基土、垫层、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等构造层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的有关规定。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弹线 试排 试样 扫浆 铺水泥砂浆结合层 铺板缝 擦缝 养护 成品保护 3、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1)结合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水泥砂的体积比宜取1:4-1:6,并应洒水干拌均匀。结合层厚度宜取20-30mm; B、采用水泥砂浆结合层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宜取1:
2,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15,稠度宜取25-35 mm,结合厚度宜取10-15 mm。
2)结合层与地砖应分段同时铺砌,铺砌时宜采用水泥砂浆或干铺水泥洒水做粘结。
3)铺砌的地砖应平整,线路顺直,镶嵌正确;地砖间、地砖与结合层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墙处均应紧密砌合,不得有空隙。
4)地砖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平整、坚实;地砖间拼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拼缝宽度不宜大于2mm。 5)地砖面层铺设后,其表面应加以保护,待结合层的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打蜡达到光滑结亮。 4、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保证项目
A、面层所用板块的品种、级别、形状、规格、光洁度、颜色和图案以及其它的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B、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牢固,无空鼓(脱胶)。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和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A、板块面层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B、地漏和供排除液体用的在层,其坡度应满足排水要求,
不到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严密牢固,无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和泼水检查。
C 、踢脚线的铺设表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出墙厚度一致,结合牢固。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和尺量,观察检查。
D、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边角整齐、光滑。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
项 次 1 2 3 4 5 项 目 表面平整度 缝格平直 接缝高低差 踢脚线上口平直 板块间隙宽度 允许偏差(mm) 2 1 0.5 3 ≤1 检验方法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4.4安装工程(电气)施工方案
4.4.1电气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
逐层施工,按主要工序分为四个施工阶段。
第一阶段:做好电气配管、固定支架的预埋与接地的地下部分工作。
第二阶段:其他施工队伍施工时,会使线路产生损坏,或严
重污染的建筑装修工作结束后,进行配线工作和大中型电气设备、电缆桥架的安装工作。
第三阶段:配线工作完成后,进行小型易损坏电气设备、控制器件的安装和照明灯具的安装。
第四阶段:安装工作收尾,设备系统调试交工。
所有电气安装施工开始前,施工图纸、资料应齐全,组织员工认真读图、熟悉图纸、学习规范,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已经业主批准作好工程施工记录,安排已批准的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间验收,并及时作好签证。 4.4.2电气配管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
1)钢管电线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裂痕、砂眼、棱眼、棱刺和凹扁现象,有产品合格证和材质化验报告。 2)管箍(束结)使用通丝的丝扣清晰不乱扣、镀锌完整、无剥落、无裂痕、两端光滑无毛刺,有产品合格证。 3)铁制的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板材不小于1.2mm,镀锌层无脱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洞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焊接脚齐全,有产品合格证。
4)圆、扁、角槽钢等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
5)螺丝、螺栓、膨胀螺栓、螺母、垫圈等采用镀锌件。 2、管路的敷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