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 爆破地质
图 锯齿波在自由面反射的情况 图 波倾斜入射
(2) 应力波倾斜入射
入射波不管是纵波还是横波,倾斜入射经交界面反射后,都要再度产生纵波和横波,即有两种反射波:反射纵波和反射横波。
这时入射波与反射波的传播方向之间有以下关系:
Sin?Sin??cPcS?Sin??cPcSSin?
因此,入射纵波引起的应力?i和反射纵波及反射横波引起的应力?r及?r之间,有如下关系:
??r?R0?itg??tg??tg? , 其中: R??02??[(R?1)ctg2?]?tg??tg2??tg?0i?rR0, 应力波倾斜反射系数。
若入射波是横波,则有:
??r?R0?i???r?[(R0?1)ctg2?]?i
4.2.6 岩石的动力学特性
在动载荷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变化很大,表现为动力学强度比静力学强度增大很多,变形模量也明显增大。岩石在冲击凿岩或炸药爆炸作用下,承受的是一种载荷持续时间极短、加载速率极高的冲击型典型动态载荷。
爆炸冲击载荷对岩石的加载作用与静载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 所形成的应力场(应力分布及大小)与岩石性质有关;静载则与岩石性质无关。
② 冲击加载是瞬时性的,一般为毫秒级;静载则通常超过10 s。因此,静力加载时应力可分布在较深、较大范围,变形和裂纹的发展也较充分;爆炸载荷以波的形式传播,加载过程瞬间即逝。
9
③ 爆炸载荷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的波动特性,从变形到破坏都是一个获得能量到释放能量的过程。在爆炸冲击动载作用下,破坏岩石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4.2.7 岩石的强度特征
使岩石发生破坏,无论是脆性,还是塑性破坏,都需对岩石施加一定的载荷值,即外力。而无论对岩石施加何种载荷,岩石的破坏主要可归为三类:
1、断裂破坏:断裂面垂直于主拉应力; 2、剪坏破坏:剪切面倾斜于主应力方向; 3、复杂破坏:同时具有断裂和剪坏破坏的特征。
因此,无论岩石产生的应力状态如何,破坏主要是由拉应力或剪应力引起的,真正压坏的情况极少,即使是在压力作用发生的破坏,主要也是由于衍生的局部拉应力或剪应力,所产生拉伸或剪切变形而引起的。
岩石破坏是在一定量载荷强度作用下才发生的,因而岩石具有承受外力作用不破坏的性能,岩石的这种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强度,用R来表示,即:
R = P/A(Pa) 即岩石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
根据岩力所受应力状态,其强度有抗拉、抗剪、抗压强度之分,又有静载和动载之别。施载性质的不同,强度性质不同。 4.2.7.1 静载强度性质
基本性质:
1、 多数情况下,岩石表现为脆性破坏;
2、 同一种岩石,其强度并非常数,常常有一个波动范围(即岩石强度不是一个常数); 3、 受力状态不同,其强度极限不同,其一般规律为:
1)受力向数: 三向抗压 > 两向抗压 > 单向抗压;
2)受力性质: 抗压强度 > 抗剪 > 抗拉,且:抗剪强度=(1/8~1/12)抗压强度,抗拉=
(1/10~1/50)抗压强度。
因此,岩石在多项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其强度极限更大,破坏所需的能量大,即岩石不易破坏;此外,岩石更易在拉、剪应力的作用下破坏。所以,在凿岩、爆破中,应尽力创造使岩石易于破坏的应力状态,以提高破岩效率。 4.2.7.2 动载强度性质
岩石在动载桌椅下的变形过程与静载有本质的区别:岩石受静载达到强度极限前,载荷解除后,岩石立即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而在动载下,即使载荷解除岩石质点仍有一个持续运动——震动
10
过程才能恢复到静止状态。因此,岩石的动载强度与加载速度有关,且加载速度↑,强度也相应↑。一般说来动载强度Rd大于静载强度Rj,它们间有如下关系:
Rd?KtgV?Rj
式中:K——比例系数; V——加载速度。
但经研究表明:加载速度只影响抗压强度,对抗拉影响较小,这也表明,动载下拉应力波坏仍是岩石破坏的主要原因。
岩石的动载强度可用下列一些综合指标来表示或描述。 4.2.7.3 岩石的动态弹性常数
(1)动弹性模量Ed :
三维时: Ed??cp22(1??d)(1?2?d)1??d2
二维时: Ed??cp(1??d) 三维时: Ed??cp (2)动剪切模量Gd
2 Gd??cs
2(3)动泊松比?d
?d?4.2.7.4冲击强度参数
动应力强度?d
?d?Ed????cp?vp/cp??cpvp
由于静载连续作用时间长(10S以上),应力作用充分,使变形和裂隙发展也较充分,因此破坏单位岩石所消耗的能量小;而冲击加载是瞬时性的(ms级)应力作用不充分,有时变形和裂隙来不及形成载荷已经消失,因此破坏单位岩石所消耗的能量大。
破坏单位岩石所消耗的能量称为比能。有动、静之分,一般静载比能是动载比能的55%~63%。 对大多数岩石而言,在复杂应力状态下,若其中有一个主应力为拉应力,则其破坏形式主要决定于此拉应力和岩石的抗拉强度,且后者不受应力状态的影响。
2cp?2cs2p222(c?c)2s
11
由于岩体内存在节理和裂隙等结构面,所以:岩体强度 < 试件(岩石)强度,若岩体完整性系数为Kc,抗压强度大约下降Kc2倍。
4.3 浅眼冲击式凿岩
实施爆破的第一步是钻眼,给予放置炸药的空间。对钻孔深度<5m的孔眼称为浅眼或炮眼,而>5m的则称为深孔。钻眼时,只对岩石进行局部破碎,并需及时清除破碎下来的碎屑(岩粉),以便不断露出新岩面供破碎,逐层破碎直至形成具有一定直径和深度的炮孔。破岩和排粉的方法越完美,钻眼的效率就越高,钻眼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爆破的进度和效益。 4.3.1 冲击式凿岩机
目前,岩石爆破钻眼主要采用机械方法,即利用机械力的作用,在岩石内产生应力使之破碎的方法。具体实施主要采用各种钻眼机械和钻具,根据采用的机具和破岩机理,其破岩方式分为:(1)冲击式、(2)回转式、(3)冲击—回转式、(4)回转—冲击式。 4.3.1.1 凿岩机的分类
一般非煤矿山和普通工程爆破浅孔凿岩主要采用风动冲击式凿岩机,即以压气为驱动动力。其主要分类:
(1)按安设与推进方式分
1、手持式:Y24、Y26、Y30。基本特点:重量轻,手持操作,可钻各种方向的较小直径、较浅深度的炮眼。主要用于凿下向炮眼。方向任意,孔径约40mm左右,孔深<3m,岩性软、中、硬。
2、气腿式:7655、Y23、YT24、YTP26。 重量一般24~30kg,主机安设在气腿上,靠气腿推力钻进。可钻水平或倾斜炮眼(倾斜向下或微倾斜向上),孔径约40mm左右,孔深<5m,岩性软、中、硬。
3、上向式:YSP45。重量一般40kg左右,气腿与主机在同一纵轴线上,联成一体,用于打天井掘进等向上炮眼,与水平线60o~90o。直径40~50mm,孔深 <5m,软、中、硬岩。
4、导轨式:YGP35、YG-40、YG80、YGZ-90。重量一般31~95kg,安装在供凿岩机往复运动的滑动导轨上;导轨设在柱架或台车上,可钻水平和各方向的较深炮眼,水平倾斜,40~80mm,4~20m硬,坚硬。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