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毛概重点1(1)

2015毛概重点1(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8:35:44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

1.单选题20个,其中两个单选为时事政治,共1*20=20分; 2.简答题为8选5,共5*7=35分; 3.论述题为3选2,共2*15=30分; 4.材料分析题1个,共1*15=15分。 注意:

以2015版教材为复习材料,只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出大的题目,注意新增知识点的复习。

毛概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两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大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

展了毛泽东思想。

(3) 第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运用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要性: ① 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② 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了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①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②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③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

石;

④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⑤ 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4、实事求是思想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现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施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简答)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①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②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③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简答、论述)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2)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和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统治薄弱环节。

4、党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呈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的原因:

(1)第一、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

(2)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3)第三,全国革命形式的陆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4)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5)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据

意义:(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 方法论意义。

6、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原因:第一,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第二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主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

主主义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总体上讲,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①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②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③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武装斗争。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建设人民军队。 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是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党的建设: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的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补充说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证明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先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他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

搜索更多关于: 2015毛概重点1(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 1.单选题20个,其中两个单选为时事政治,共1*20=20分; 2.简答题为8选5,共5*7=35分; 3.论述题为3选2,共2*15=30分; 4.材料分析题1个,共1*15=15分。 注意: 以2015版教材为复习材料,只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出大的题目,注意新增知识点的复习。 毛概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理论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