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历年试题
8. G因素与S因素
9.自陈量表
10.自我效能
二、简答(8’×5,共40分) 1.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
2.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
3.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
4.“测慌器”工作原理。
5. Yerkes-Dodson定律。
4
三、论述(15’×2,共30分)
1.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2.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
5
2011年华中师大考研《实验心理学》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 1.平均误差法
2.等距量表 3.感受性
4.信号检测论
5.泛魔识别模型
6.系列位置效应
二、简答(10’×5,共50分)
1.一个两因素的实验设计能否分解成两个单因素的实验设计,为什么?
6
2.有人想测量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他研制了一种仪器,该仪器并排呈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灯,反应时都是一个键,且用优势手食指反应。请问该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之处?如有,请指出。
3.在部分报告法中,为什么可根据被试对一行字母的报告成绩推算出整个识记成绩?
4.有一个研究想知道照明强度与阅读效果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较强和较弱的光照条件,结果发现,阅读成绩与光照强度无关。你同意该结论吗?为什么?
5. Muller-lyer错觉量与箭头的夹角有关。有人选择了4种夹角水平,即30度、60度、90度、120度,16个被试均接受这4个水平的实验。被试实验的顺序是先做30度,在做60度,再做90度,最后做120度。请问该实验应该用什么统计方法?该实验设计有无问题,如有,请指出。
三、论述(20分)
选一个你熟悉的可以用实验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解决之。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的操作方法,指出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的选择与分配,统计方法。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