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

2020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7:43:20

【新教材2020版】 F.“地上河”的形成 G.黄土土质疏松 H.降水集中,多暴雨 (3)造成乙地区最突出生态问题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确定乙位于黄土高原,甲位于华北平原。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2)题,利用因果关系推断,左三框为水土流失的原因,右框为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答案】 (1)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2)左三框为C、G、H(可互换),中间一框为E,最右框为F (3)过度放牧和樵采、过度开垦、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材料一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xx~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xx~2030年)》,《规划》明确指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全国预防保护,林草植被得到全面保护与恢复,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 材料二 《规划》提出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一是全面实施预防保护,促进自然修复,扩大保护林草植被覆盖,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二是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及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9 / 16 【新教材2020版】 崩岗的综合整治,重点突出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及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地区的治理。三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 探讨: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提示】 首先这些地区从地形地貌上易被侵蚀,如黄土土质疏松、岩溶区易被溶蚀;其次这些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为流水侵蚀提供了动力条件;三是这些地区过去或现在地表植被遭到大量破坏。 探讨:《规划》为何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相结合? 【提示】 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造成的,只有把生产建设和水土保持结合起来,把当地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1.水土流失的危害 (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 主要考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如养分流失、土地贫瘠,农业减产,泥石流,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主要考虑流水沉积所产生的影响。如河床抬高,湖泊、河流淤积,防洪难度增加。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措施 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 功能 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10 / 16 【新教材2020版】 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农业技 术措施 植树种草 深耕改土、粮草间作、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件、合理利用水土 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分利用光热 3.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黄土高原人民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3.读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 ________处:打坝淤地;________处:植树种草; ________处:修筑梯田;________处:平整土地。 (2)甲、乙、丙三地,____________地最适宜建窑洞,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号:73360044】 (3)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11 / 16 【新教材2020版】 【解析】 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沟谷处打坝淤地;在缓坡地植树种草;在一些塬面上,平整土地。图中a为塬,b、c为坡,d为沟。丙地位于南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附近,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适宜建窑洞。本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在开发煤炭资源、发展经济时,一定注意生态保护;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时一定要兼顾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 【答案】 (1)d b c a (2)丙 丙地位于南坡,光照条件好,冬季风影响小,且地势较高,不易积水,适宜建窑洞 (3)煤炭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4)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洪水和泥沙会冲毁工程,造成更大的危害。 4.甘肃省××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原来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地区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请将下列农业立体开发的项目,与图中适当数码对应(用字母代表):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A.修筑梯田 C.退耕还草 B.植树造林 D.发展大棚农业 (3)简析定西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所带来的显著效益。 本资料系本人收集整编,以VIP专享文档的呈现方式与各位同仁分享,欢迎下载收藏,如有侵权,望告知删除!12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新教材2020版】 F.“地上河”的形成 G.黄土土质疏松 H.降水集中,多暴雨 (3)造成乙地区最突出生态问题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解析】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确定乙位于黄土高原,甲位于华北平原。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2)题,利用因果关系推断,左三框为水土流失的原因,右框为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答案】 (1)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 (2)左三框为C、G、H(可互换),中间一框为E,最右框为F (3)过度放牧和樵采、过度开垦、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材料一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xx~2030年)的批复》原则同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xx~2030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