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高考】
【分析】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z=2x+3y,得y=平移直线y=
,
经过点A时,直线y=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
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即A(2,1).
此时z的最大值为z=2×2+3×1=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
14.(5分)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 从这次考试成绩看,
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 乙 ; 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 数学 .
第13页(共21页)
【分析】(1)根据散点图1分析甲乙两人所在的位置的纵坐标确定总成绩名次; (2)根据散点图2,观察丙的对应的坐标,如果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总成绩名次大于数学成绩名次,反之小于.
【解答】解:由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的散点图可知,两个图中,同一个人的总成绩是不会变的.从第二个图看,丙是从右往左数第5个点,即丙的总成绩在班里倒数第5.在左边的图中,找到倒数第5个点,它表示的就是丙,发现这个点的位置比右边图中丙的位置高,所以语文名次更“大”
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 乙; ②观察散点图,作出对角线y=x,发现丙的坐标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数学成绩的名次小于总成绩名次,所以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数学; 故答案为:乙;数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散点图的认识;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80分)
15.(13分)已知函数f(x)=sinx﹣2(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区间[0,
]上的最小值.
)﹣
,
sin2.
【分析】(1)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f(x)=2sin(x+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即可得解; (2)由x∈[0,
],可求范围x+
∈[
,π],即可求得f(x)的取值范围,
第14页(共21页)
即可得解.
【解答】解:(1)∵f(x)=sinx﹣2=sinx﹣2=sinx+
×cosx﹣
)﹣
sin2
=2sin(x+
∴f(x)的最小正周期T=(2)∵x∈[0,∴x+
∈[
],
=2π;
,π],
)∈[0,1],即有:f(x)=2sin(x+
]上的最小值为:﹣
)﹣.
∈[﹣
,2﹣
],
∴sin(x+
∴可解得f(x)在区间[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三角函数的最值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6.(13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10,a4﹣a3=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等比数列{bn}满足b2=a3,b3=a7,问:b6与数列{an}的第几项相等? 【分析】(I)由a4﹣a3=2,可求公差d,然后由a1+a2=10,可求a1,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
(II)由b2=a3=8,b3=a7=16,可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及公比,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b6,结合(I)可求
【解答】解:(I)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a4﹣a3=2,所以d=2 ∵a1+a2=10,所以2a1+d=10 ∴a1=4,
∴an=4+2(n﹣1)=2n+2(n=1,2,…) (II)设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 ∵b2=a3=8,b3=a7=16,
第15页(共21页)
∴
∴q=2,b1=4 ∴∴n=63
∴b6与数列{an}中的第63项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对基本公式应用的考查,试题比较容易.
17.(13分)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
=128,而128=2n+2
甲 乙 丙 丁
√
100 √ × √
217 × √ × √ 200 √
√
√ ×
300 √ × √ × 85
√ × × ×
98 × √ × ×
(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人,从而求得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根据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有300人,求得顾客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在这1000名顾客中,求出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
第16页(共2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