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3:33:55

答:在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繁殖,可以分离出一些不同的纯系,表明原始品种为各个纯系的混合群体,通过个体选择分离出各种纯系,这样的选择是有效的;在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简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5分)

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的亲和性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

简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并填写下表(10分)

表 5×7格子方试验35个F1的平均产量以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自交系 K SCA L SCA K SCA N SCA P SCA 平均 GCA A 10.3 10.8 9.5 10.9 9.3 E B 9.9 B 9.0 8.8 9.7 C 10.4 A 8.8 10.3 8.7 D 9.4 9.3 9.6 8.3 E 9.4 9.6 9.6 9.5 F 9.7 11.5 9.6 8.8 F G 9.8 8.5 9.3 9.6 8.0 平均 9.84 10.38 9.3 9.94 8.90 9.67 GCA C D 10.7 10.7 10.9 10.1 10.3 10.16 9.66 9.78 9.50 9.64 9.98 9.04 答: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2分)

特殊配合力:指某特定组合的某性状的实测值与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2分)

A 0.45 B 0.33 C 0.71 D 0.27 E -0.09 F 0.31(6分)

五 论述题(20分)

以某种作物为例(棉花,水稻,玉米,油菜等),详细说明你的育种思路.

答:首先考虑基因型:考虑植物的合适部位;考虑它的合适的“年龄”,过老过幼都不适宜

1.简单说明当前这种作物所用的一些育种方法;(2分) 2.说明选择所用方法的原因(1分); 3.详细说明你的育种过程(15分);

4.说明你要注意的问题(2分)。

《作物育种学》 课程考试样卷3

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20 分)

1.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品种: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3.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4.复交: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5.毒性:毒性指的是病原菌能克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 6、轮回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

7、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8、初生中心: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又称原生起源中心。

9、半同胞轮回选择:用一个或几个自交系作为测验种,与轮回选择群体的优选单株进行测交,再以其测交种的平均表现决定优选单株好坏的轮回选择方法。 10、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1分,共10分)

1.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 B )个起源中心。 A.6 ; B.8; C.10 ; D.12;

2.下列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经济条件; D.作物类别 3.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B )。

A.延长; B. 缩短; C.保持不变;D.不可预测; 4.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C )。

A. 引种; B.杂交育种; C.回交育种; D.诱变育种;

5. 对于生产应用而言,下列作物杂种优势指标中,以( B )更为重要。 A.平均优势; B.对照优势 ;C.超亲优势; D.营养优势 ; 6. 改良推广品种的个别缺点,效果好,把握较大的是( C )。 A.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回交育种; D. 倍性育种; 7. 诱变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为( C )。 A. 半致死剂量; B.半致矮剂量; C. 临界剂量; D. 极限剂量; 8.( B )是使野生植物引为栽培植物。

A. 广义驯化; B. 狭义驯化; C. 广义引种; D. 狭义引种; 9. 不完全双列杂交可配成( C )个组合。 A. (n-1)2/2 ;B. (n-2)2 ;C. n(n-1)/2 ;D. n2/2;

10.群体内按统一标准,群体间按多项标准选择,其方法为( A )。 A. 集团选择法; B. 改良混合法; C. 衍生系统法; D. “一粒传”混合法 ;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记√,错误的记×;每小题1分,共10分)

1.垂直抗性是指一个品种对某一病害的各个生理小种高度抗病。( ) 2. 在植物不同物种间生殖隔离是绝对的,远缘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之间的界线,使不同物种的基因得到交流和重组。( T )

3.辐射育种中使用的辐射源只会引起作物发生变异,人若受到照射不会有不良影响。( )

4.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丁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 )

5.纯系学说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 )

6. 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杂交的F1的异质性引起的。( ) 7. 双交方式是两个亲本的杂交,三交是三个亲本的杂交。( ) 8. 在水稻混型群体中,是各种基因型的混合。( )

9. 性状独立选择法是预先定下各性状标准,然后对植株进行综合评判。( T )

10. 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累加性。( T )

四、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10 分)

1.。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遗传 , 变异 和 选择 。 2.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或适合机械化作业。

3.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 种植保存、贮藏保存 、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技术。 4.选择的基本方法有 混合选择和个体选择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答:(1)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1分 (2)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分 (3)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1分 (4)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1分 (5)异交增强后代生活力。……………………………………………….1分 2.为什么通过矮秆育种能提高作物单产?

答:(1)扩大群体数量;……………………………………………………….1分 (2)有效利用水肥;……………………………………………………….1分 (3)增强抗倒伏能力;…………………………………………………….1分 (4)提高收获指数。………………………………………………………..2分 3.何谓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为什么要求杂交双亲具有较高的配合力? 答:(1)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纯系(自交系)亲本与其它若干个品种(自交系)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2分 (2)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亲本系所组配的杂交种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1分 配合力高低是选择杂种亲本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杂种的产量,只有配合力高的亲本,才能配制出高产的杂种。所以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要求双亲具有较高的配合力。………………………………………………………………………2分 4. 简述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

搜索更多关于: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在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繁殖,可以分离出一些不同的纯系,表明原始品种为各个纯系的混合群体,通过个体选择分离出各种纯系,这样的选择是有效的;在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简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5分) 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亲性因素在结构上、生理上的差异,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的亲和性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 简述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并填写下表(10分) 表 5×7格子方试验35个F1的平均产量以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自交系 K SCA L SCA K SCA N SCA P SCA 平均 GCA A 10.3 10.8 9.5 10.9 9.3 E B 9.9 B 9.0 8.8 9.7 C 10.4 A 8.8 10.3 8.7 D 9.4 9.3 9.6 8.3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