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专用)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二常见非金属元素(含答案解析)
②分析
12MgO<20CaO<38SrO<56BaO的排列顺序,不难发现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金属元
素为ⅡA族元素,且质子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专题突破练
1.下列化学方程式(含相关条件)与实际化工生产功能相符合的是( ) A.工业上最重要的“人工固氮”反应:N2+3H22NH3 催化剂B.工业法合成盐酸:H2+Cl2=====2HCl C.工业上获取NaCl:2Na+Cl2=====2NaCl
D.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 答案 A
解析 B项,工业法合成盐酸,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HCl;C项,工业上获取NaCl,应利用海水蒸发结晶;D项,氯碱工业的条件为电解。 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均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答案 D
解析 CO2也能产生①④中的实验现象,酸性气体一般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实验⑤说明气体有还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SO2。 3.实验装置是为达成实验目的选用的。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目的相匹配的是( )
△点燃光照
高温、高压
答案 C
解析 A项,氨气的收集方法应用向下排气法,错误;B项,不能用硫酸应用稀盐酸制备CO2,错误;C项,通过喷泉实验说明氯气易与氢氧化钠反应,正确;D项,生成的二氧化氮会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测量,错误。
4.已知FeS与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生成Fe(NO3)3、H2SO4和某一单一的还原产物,若FeS和参与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 A.NO B.NO2 C.N2O D.NH4NO3 答案 A
解析 设氮元素在HNO3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
根据电子守恒得:1×(1+8)=(6-3)×(5-x),x=+2价,A正确。 5.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操作 ①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②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③ 现象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pH试纸先变蓝,最后褪色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最终,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A.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碱性、漂白性 C.液面上方出现白雾,白雾中一定只含HCl
D.最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推测白色沉淀主要是CaSO4 答案 C
解析 B项,在漂粉精溶液中,ClO+H2OHClO+OH,所以其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C、D两项,白雾是生成的盐酸小液滴;在酸性条件下ClO把SO2氧化成SO24;溶液变黄绿
-
-
-
-
色的原因是ClO和Cl在酸性条件下生成Cl2,再褪去的原因是Cl2+SO2+2H2O===H2SO4+2HCl,所以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SO4。
6.(1)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可同时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除去氯气中HCl,降低氯气的溶解度 防止水蒸气进入E 碱石灰 解析 (1)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式为2H+2e
-
+
===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H2,理论上需要转移2NA个电子,D项错误。(2)浓盐酸易
挥发导致氯气中含有HCl,装臵B中饱和NaCl溶液能够除去HCl,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因AlCl3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故F装臵盛放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E装臵。G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故可以通过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同时起到两种作用。 7.硫代硫酸钠(Na2S2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还能与中强酸反应,在精细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将SO2通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5H2O(大苏打)。
(1)实验室用Na2SO3和硫酸制备SO2,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止水夹,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发现:
①浅黄色沉淀先逐渐增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为正盐); ②浅黄色沉淀保持一段时间不变,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为正盐); ③浅黄色沉淀逐渐减少(这时有Na2S2O3生成);
④继续通入SO2,浅黄色沉淀又会逐渐增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盐为酸式盐)。 (3)制备Na2S2O3时,为了使反应物利用率最大化,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__;通过反应顺序,可比较出:温度相同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和Na2CO3溶液pH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水,如果水无法滴入说明气密性良好 (2)①3SO2+2Na2S===3S↓+2Na2SO3 ②SO2+Na2CO3===Na2SO3+CO2 ④Na2S2O3+SO2+H2O===S↓+2NaHSO3 (3)2∶1 Na2S溶液
解析 (1)因为Na2SO3易溶于水,a、b、c装臵均不能选用;关闭止水夹,若气密性很好,则分液漏斗中水不能滴入烧瓶中。
(2)①其反应原理为SO2+Na2S+H2O===H2S+Na2SO3,2H2S+SO2===3S↓+2H2O 即:3SO2+2Na2S===3S↓+2Na2SO3;
②无色无味的气体为CO2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SO2+Na2CO3===Na2SO3+CO2; ③黄色沉淀减少的原理为Na2SO3+S===Na2S2O3;
④根据题意Na2S2O3能与中强酸反应,所以浅黄色沉淀又增多的原理为Na2S2O3+SO2+H2O===S↓+2NaHSO3。
(3)3SO2+2Na2S===3S↓+2Na2SO3① SO2+Na2CO3===Na2SO3+CO2② Na2SO3+S===Na2S2O3③ ①+②+③×3得
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所以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因为SO2先和Na2S反应,所以温度相同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和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pH更大。
8.氨与硝酸都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等实验。
图1
(1)A处是一种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硝酸铵 ②碳酸铵 ③碳酸氢铵 ④氯化铵 ⑤熟石灰 ⑥氢氧化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