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 考点2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 ,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 。
(3)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和 。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 种。
(4)若BCl3与XYn 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 。 【答案】(1)a (2)2;BN (3)sp2;sp3;3 (4)X 【解析】(1)F无正价,b项错误;HF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沸点最高,c项错误;由于卤族元素的单质均属于分子晶体,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因而沸点逐渐升高。 (2)B的原子半径比N大,因而结构示意图中大球代表B原子,利用晶胞结构很容易计算出含有2个B和2个N,化学式为BN。 (3)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很容易判断出杂化方式;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见右图),半充满和全充满的要高,所以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 (4)B原子的所有价电子已经使用,因而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X。
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3·新课标卷I·37)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① 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
是
② 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
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
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12.(2013·江苏化学·21A)(12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 。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 。 (4)Y与Z可形成YZ42-
2-
①YZ4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
②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 (5)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参考答案】 (1)①4 ②ZnS
(2)sp3
(3)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4)①正四面体 ②CCl4或SiCl4
23
(5)16mol或16×6.02×10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晶体结构与计算、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子空间构型、氢键、配合物等《选修三》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显然是锌。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即硫。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为氧。
(1)①在1个晶胞中,Zn离子的数目为8×1/8+6×1/2=4。 ②S离子的数目也为4,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
(4)①SO42-的空间构型根据VSEPR模型与杂化类型可知无孤对电子为正四面体。
2-
②SO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CCl4或SiCl4
(5)锌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Zn(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既要考虑到配体中,还要考虑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配位键,因此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
23
的数目为16mol或16×6.02×10个。
13.(2013·海南化学·19II)(14分)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 ,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晶体类型为 。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原因是 ,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
(5)k的分子式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 (1)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2)1s22s22p63s23p5 (3)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 V形(或角形) sp3 (4)HCl (5)COCl2 sp2
极性
[解析]:(1)每个原子周围有4个键,判断为金刚石。(2)a为C,则b为H2、c为O2,因i是常见的酸,只由b、d形成可判断为盐酸,则d为Cl2。(3)除a、b、c、d外,f为CO,g为CO2,i为HCl,而k与水反应生成CO2与盐酸,该反应没在教材中出现过,且由f、d反应得到,应含C、O、Cl三种元素,只能判断为COCl2(在历届高考中有出现过)。所有两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