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危险源控制措施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一、 控制程序
辩识办公区和工程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评价出重大危险源,针对一般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编制管理方案,针对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工程特点及进展状况,辩识出危险源125项,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34项(见清单)。生活、办公所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为火灾及食物中毒,现场的重大危险可概括为施工现场五大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以及火工品爆炸、气体中毒、食物中毒等。 二、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 (一)高处坠落类危险源控制方案 1、目标:
确保在深基坑施工、脚手架上作业等高处作业时不发生高处坠落伤害。
2、控制措施:
a认真判明周围环境,在基坑边等部位设防护栏,搭走道板并设警示标志;脚手架上设防护栏网、档脚板,搭走道板,设警示标志;深基坑作业时,在开挖的坑边周围设安全防护栏、爬梯并设警示标志;高处作业时,按规定设脚手架、防护栏,搭走道
板、马道并设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警示区。 b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培训和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作业。
c深基坑机械开挖作业时,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严禁带病设备作业。操作司机应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严禁违规操作。
d高处作业时应明确现场指挥员,指挥员应先进行作业条件和人员的安全检查,严格按章指挥。严禁非指挥人员越位指挥。 e高处作业人员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帽,按照设置好的作业通道进入施工现场。 3、实施控制阶段: 施工全过程
(二)触电类危险源控制方案 1、目标:
避免发生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2、控制措施:
a施工现场供电方式应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b施工现场配电方式应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方式。 c临时供电线路及配电设施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标准进行安装。
d用电设备应配备相应的漏电保护器。
e施工用电的安装、维修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
f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设备、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维修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g电工安全防护用具、用品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其处于合格状态。检查维修人员严禁、使用不合格或未经检测的安全防护用具、用品。
h施工用电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和设备。 i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l 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l 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l 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j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
l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l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l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l 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l 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k临时供电、配电设施处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3、实施控制阶段: 施工全过程
(三)物体打击类危险源控制方案 1、目标:
对施工过程发生的料具、设备因使用或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进行控制,避免施工人员受到伤害。 2、控制措施:
a施工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可按《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等有针对性的选择措施。
b项目部针对本工程情况,在施工前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重大危险源的评价,由安全员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 c对安全要求内容较多、技术较复杂的作业,如大件吊运等,除安全技术交底外,还需根据交底先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
d现场一般要求:进入现场人员要戴安全帽,易发生物体打击的区段等必须设置警示牌,必要时设安全防护人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