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硕士学位论文-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的法律问题研究
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的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类:
[1] 杨良宜:《船舶融资与抵押》,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韩立新:《海事国际私法》,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水上千之著,全贤淑译:《船舶国籍与方便旗船籍》,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 孟于群、陈震英:《海运欺诈及其法律对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5] 李双元、蒋新苗:《现代国籍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 光析:《国际海运政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蔡桂英:《国际航运经济》,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 [8] 司玉琢等编著:《海商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 司玉琢等:《海商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 孙丁杰:《国际海事欺诈》,中信出版社1994年版
[11] 黄异:《国际法上船舶国籍制度之研究》,文笙书局1985年版 [12] 候木仲:《国际海洋法》,环球书局1968年版 中文论文类:
[13] 陈继红、真虹、宗蓓华:“中国船籍外移的主要原因及警示”,载于《航海技术》,2008年第5期
[14] 郑胜利:“谨防我国产业转移造成产业空洞化”,载于《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2008年第12期
[15] 赵爽:“第二船舶登记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之启示”,载于《中国海事》,2006年第11期
[16] 许源、李南、陈晓军:“船舶开放登记制度的外部性及其国际规制”,载于《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5期
[17] 蔡壮标、唐一雄:“论船舶登记中的‘真正联系’原则”,载于《中国水运》,2006
40
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的法律问题研究
年第6期
[18] 李南:“国际运输船舶移籍博弈”,载于《世界海运》,2006年第1期 [19] 林志忠:“方便旗船舶对海运的影响”,载于《世界海运》,2006年第12期 [20] 海君:“让中资方便旗船落籍中国”,载于《港口经济》,2006年第5期 [21] 刘铁利、王全喜:“我国国际航运企业船舶登记的税收策划”,载于《交通财会》,2005年第12期
[22] 张革:“单船公司的法律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23] 杜新丽:“论我国海事案件准据法确定的特点”,载于《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
[24] 刘铁利、王全喜:“中外国际航运业税收制度的比较与借鉴”,载于《涉外税务》,2005年第9期
[25] 许源、李南:“制度变迁与西欧国家船籍制度演进”,载于《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6期
[26] 赵小明:“关于财税问题对中国船东船籍外移的影响”,载于《交通财会》,2002年第5期
[27] 余力:“世界船舶登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载于《航运瞭望》,2002年第2期 [28] 周庭芳:“关于船舶登记制度改革的建议”,载于《中国船检》,2001年第2期 [20] 郭锡年:“论船舶登记制度”,载于《世界海运》,2000年第4期
[30] 全贤淑:“船舶开放登记制度对国际海运业的影响”,载于《中国水运》,2000第3期
[31] 马军:“船舶登记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载于《航海技术》,2000年第5期。 [32] 全贤淑:“美国船舶海外移籍及其法律规定”,载于《WORLD SHIPPING》,1999年第2期。
[33] 全贤淑、孙光沂:“开放登记制度的发展趋势”,载于《中国水运》,1999年第5期
[34] 廖一帆、廖超然:“我国的船舶所有权转移登记制度新发展”,载于《中国海商法年刊》,1996年
[35] 全贤淑:“挪威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载于《中国水运》,1995年第2期
41
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的法律问题研究
外文著作类:
[36] Maritime Economics. Unwin Hyman Ltd.1997
[37] Myrjorie M. Whiteman: Digest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9, 1980 [38] Roger Pinto: Flags of Convenience, Journal du droit international, 1960
[39] Martin Stopford:D.H.N. Johnson: The Nationality of Ships, Indian Year Bear Book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59, p.8
42
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的法律问题研究
致 谢
首先要感谢导师佘少峰老师,感谢佘老师在我读研期间在我学习上孜孜不倦的教诲,生活上的悉心关怀。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中,对本文的立题、开题到修改、定稿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同时,导师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受益匪浅。在此,向佘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还要感谢上海海事大学对我的培养,感谢法学院和研究生部的各位老师对我殷切的教导和支持。虽然在上海海事大学时间不长,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此外,对一直以来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最后,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默默的支持!
4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