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4:05:11

(4) 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三、类型齐全

1、 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 草地面积广,居世界前列。 3、 林地一比重小。

4、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 四、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 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 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4、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5、 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区域 地形 热量与降水 土地类型 东部季风区 北方 平原广,耕地多 热量较低,降水少 旱地为主 南方 丘陵山地耕地少 热量高,降水丰富 水田为主 西部内陆 荒漠为主耕地少 热量较为丰富,降水不足 草地和荒漠为主 青藏高原 光照充足,热量不足 高寒荒野 五、珍惜每一寸土地 1、 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矿与建筑用地占用及乱占耕地,使耕 对策: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 林地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力,滥伐现象严重—对策:营林造林护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 草地存在的问题:超载,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划区轮牧,防灾。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一、地区分布悬殊——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1、 南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却占全国总流量80%以上。

2、 黄、淮、海流域面积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但水资源只占6%。 3、 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五个带:P66;图3、17 二、时间分配不均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 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2、 年际变化大。

3、 对生产的影响——易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三、节约每一滴水

1、 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2、 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 3、 污染和浪费——节约和防治

4、 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5、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路线:P69图3、19 四、水能资源:P70图3、20中的主要水电站。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 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1) 地跨多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 大陆架面积宽广。

地面积减少——

(3) 海水温度适中。

2、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4、 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1、 海上油田及分布:渤海湾盆地、东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等 2、 海滨砂矿资源:16亿吨,60多种。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 开发利用化学资源的途径: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2、 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海盐总量世界第一,各省区都有盐场。85%的海盐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长芦盐场

最大,别有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淮北盐场。 四、保护“蓝色国土” 1、 海洋有丰富的能源;

2、 海洋蕴藏着巨大可开发空间;

3、 海洋污染及其它问题:石油污染最为严重。赤潮时有发生。 4、 保护

第三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2、走向与流向:东西向 3、 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 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背P77表格内容和P78—79活动题 五、四大地理区域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位范面和口 置围积人 位置 范围 北方地区 秦淮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占全国的20%。 占全国的40% 平原面积广阔: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南方地区 秦淮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占全国25% 占全国55% 平原 、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水网纵横,河湖众多,典型的水乡特色。 面积 人口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特征 人文旅游资源 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 品 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类型 作物古都有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云南的丽江、滇池、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 以暖温带和中温带为主,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 旱地为主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水田为主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熟制 主要农产品 水果 地方特产 商品粮基地 热带作物基地 矿资和业产 产源工生矿产资源 P55—56 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长城以北:春小麦、甜菜;、玉米、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高梁、大豆、马铃薯 桑蚕、甘蔗、水产、热带作物 长城以南:冬小麦、花生、玉米、 棉花、荞麦、甘薯、谷子 苹果、犁、桃、杏、柿、枣、葡萄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柑橘、香蕉、荔枝、龙眼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有色金属多占优势: 铜矿—云南东川、东西德兴 钨矿—江西大余 汞矿—贵州铜仁 锡矿—云南个旧 锑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 铅钭矿—湖南水口山 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上海、武汉、重庆等 船;赛龙舟 稻米 通风散热 以水电为主:水能资源丰富 煤: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的神府,河北的开滦、峰峰,黑龙江的鸡西、鹤岗。 铁:河北的武安和迁安,辽宁的鞍山,海南石碌,四川攀枝花。 石油:黑龙江大庆,山东胜利和中原,河北华北,辽宁辽河 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 太原、西安、兰州等 马;赛马、滑冰 面食 注意防寒 以火电为主:煤、石油 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 传统交通爱好 主食 住房 能源

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基本概况 位置 范围 面积 人口 民族 自然环境特征和保护 自然环境特征 保护 青藏地区 横断山以西,喜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占全国的25% 占全国的1% 以藏族为主,青海省东北部汉族较多。 高寒,世界屋脊 西北地区 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北部 占全国的30% 占全国的4% 汉族为主,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1、干旱,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2、气温冷热变化剧烈;3、太阳辐射强;4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三江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源头; 珍稀动物的保护:藏羚羊、雪

豹、藏山羊 农业和牧业 农业生产条件 农作物 低温、太阳光照强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干旱,太阳辐射强 长绒棉、优质瓜果、葡萄 绿洲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 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 农业分布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牧业基地和主要牲畜 经济 交通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 藏中尼公路;铁路:青藏铁路(北段:西宁—格尔木,南段:格尔木—拉萨);航空:以拉萨为中心 稀土矿—白云鄂博;镍—金昌; 煤—石嘴山、石炭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玛依、南缰 包头、 矿产资源 工业城市 西宁、格尔木、拉萨、林芝 西部大开发 P96主要内容 注意:完成P97的表格和P98的活动题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 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2、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 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三、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 分布粮食作物 地区 北方 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 东北是春小麦,华北是冬小麦 南方 水稻等水田作物为主 特色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纤维作物 饮料作物 花生和大豆 山东河南是花生的主产区。 油菜子 甜菜 秦淮以南的丘陵山地是茶叶华南黑龙江、吉林、黄河流域 的主产区。是热带经济作内蒙古、新疆 物基地:椰子、可可、咖啡 甘蔗 棉花 长江流域 新疆长绒棉 福建、浙江、云南是主产茶区 棉花 长江流域是油华南、四川盆地菜子最大产区, 和广西 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1、 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

六、畜牧业分布:农耕区畜牧业的牲畜占主要(80%)

搜索更多关于: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 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 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 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中情:不及世界的1/3。 三、类型齐全 1、 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 草地面积广,居世界前列。 3、 林地一比重小。 4、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公顷) 四、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 耕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 林地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 草地分布在内蒙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4、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青藏高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