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4:05:22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43)

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外表特征 分布地区(P45和图3-8)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P45阅读文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语言 1、总数:2000种

2、联合国六大语言及分布: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语言 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二、世界的宗教

中国大多数人不信教,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 教 佛教

5

分布地区和人数 中国和东南亚(使用人数最多)12亿 英、美、澳、印、菲等(使用最广)4亿 法国 俄罗斯 西班牙及南美洲 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 发源地 巴勒斯坦 沙特 时间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分布 欧美及大洋洲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中国西北部 东亚、东南亚 及斯里兰卡 教徒 10亿、 多与广 7亿 穆斯林 2亿 善男信女 建筑物及经书 教堂 《圣经》 清真寺 《古兰经》 庙宇 《藏经》 古印度 公元前6世纪

第五节

一、聚落的形态

1、 聚落的概念与类型:城市和乡村 2、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名称 概念 城市 P51 乡村 P52 人口 交通 经济活动 非农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 农业为主 建筑物 高且密集 矮且分散 多且集中 道路多且宽便利 少且分散 道路少且窄 世界的聚落

3、 乡村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4、 乡村演变成城市的各个阶段的外表景观的变化(P52图)

5、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

原和山麓地带

6、民居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53)

7、湿热地区——双层结构、屋顶倾斜(坡形屋)、人住上层 寒冷地区——墙厚窗小、双层玻璃 炎热干旱地区——屋顶平(平顶屋)、窗小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的类型: 2、保护措施:(P54第二段)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名称 天气 气候 概念 P57 P57 时间 短 长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二、天气符号:P5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

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 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 概念与单位

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6

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撒哈拉沙漠 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 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 寒带:最热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 少雨:月R<30MM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 运动形式 自转 含义 绕地轴转 绕太阳转 方向 周期 结果及影响 昼夜交替、各地时间的差异、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特征 自西向东 一天或24小时 自西向东 一年 公转 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变1、地轴与公转轨道平化、各地获得热量不同、面总是保持66。5度夹形成五带。 角2、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公转示意图和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P69) 3、四季的变化 二分二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7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地理现象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北极极昼南极极夜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北极极夜南极极昼

3、 地球上的五带

(1)名称 (2)分界线 (3)太阳直射情况 (4)极昼极夜现象 (5)获的光热情况 二、海陆分布 物理性质 对气温的影响 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对降水的影响 近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洋 吸热慢放热慢 陆地 吸热快放热快 三、地形地势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四、人类活动

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

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 4、 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

五、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六、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划分标准: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而形成的气候特征。 二、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雨气候两侧,以非洲最典型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以撒哈拉沙漠最典型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总量较少,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总量大,分旱雨两季 终年高温少雨,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地区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及阿根庭澳大利亚等沿海地区 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 8

搜索更多关于: 2009年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各种污染和灾害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对策与出路: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城市人口比重(P43) 5、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一、人种的概念与种类(P45)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比较和分布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外表特征 分布地区(P45和图3-8)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南部及大洋洲 非洲中部和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P45阅读文 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