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5月高三二模化学试卷(有答案)(加精)
////
a.酸性: H2SO4>H3PO4>H3AsO4 b.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
﹣化为Fe(OH)3,同时生成SO24,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被O2氧化的离
子方程式为。
(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转化为As(Ⅴ),选用NaClO可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
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70
60 As50 (40 Ⅲ)30 氧20 化10 率% 0
800 1 000 1 200 1 400 1 600
NaClO投加量 mg/L
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As(Ⅴ)达到去除As的目的。
已知:一定条件下,As(Ⅴ)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存在形
pH=6
式 H3AsO4 H2AsO﹣3 ﹣HAsO24 ﹣3﹣HAsO24、AsO4 pH < 2 2~7 7~11 11~14 时,NaClO
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7.(16分)粉煤灰(主要含有SiO2、Fe2O3、Al2O3等)是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粉煤
灰的综合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
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对粉煤灰中铝和铁元素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 (1)以硫酸溶液分解粉煤灰,使其中的铝、铁元素溶出,过滤实现初步分离。
①写出硫酸溶液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初步分离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是。
(2)向(1)分离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还原剂使Fe3+转化为Fe2+,结合下表分析其原因。
物质 沉淀区间(pH) (3)使用碱性较弱的氨水为pH调节剂,进行分离实验。 ①氨水使滤液中铝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反应终点的pH对铝和铁分离效果的影响如下图。根据实验结果,为达到好的分离效
果,反应过程中控制pH的范围是,选择该范围的理由是。 100
沉
淀率%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Fe(OH)2 7.06~8.95 Fe(OH)3 1.94~3.20 Al(OH)3 3.69~4.8 铝沉淀率 铁沉淀率
3.5 4.0 4.5 5.0 5.5 反应终点pH
Ⅱ.NH4HSO4和H2SO4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配制成浸取液,220℃时,可将高铝
////
////
粉煤灰中Al2O3转化为硫酸铝铵[NH4Al(SO4)2],然后分离、煅烧获得纯Al2O3。 已知硫酸铝铵:①溶解度:0℃时,S=5.2g;100℃时,S=421.9g。
②280℃时分解。
(1)依据资料可知,将硫酸铝铵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是。
(2)煅烧NH4Al(SO4)2同时得到混合气体(NH3、N2、SO2、SO3、H2O)。若16 mol
混合气体按如下装置被完全吸收制得浸取液,请将下图中试剂及其物质的量补充完整。
混合气体
试剂Y:
N2
28.(15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饱和NaHCO3溶液中是否还能溶解少量NaHCO3固体,设计并
完成了下列实验。
实验 编号 ① ② 测饱和NaHCO3溶液的pH pH为8.3 实验操作 现象或结论 试剂X及其物质的量:
向2 mL Na2CO3溶液中加入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溶液 ③ 向2 mL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无明显现象 MgCl2溶液 ④ 向20 mL 饱和NaHCO3溶液中加溶液中微小的气体缓慢地从////
////
入少量的NaHCO3固体,静置24底部固体逸出,最终固体全小时 部溶解 已知常温下:Ksp(CaCO3)= 4.96×10?9,Ksp(MgCO3)= 6.82×10?6 碳酸的电离常数:H2CO3HCO3?
HCO3?+H+ K1=4.3×10?7
CO32?+H+ K2=5.6×10?12
Mg(OH)2沉淀范围:pH 9.4~12.4
(1)用化学用语解释饱和NaHCO3溶液pH为8.3的原因:。
(2)实验③中若用CaCl2溶液代替MgCl2溶液完成实验,会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不同
的原因是。
(3)为探究NaHCO3固体溶解的原理,取实验④反应后的溶液,检验其产物。 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Ⅱ.测得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8.7。
Ⅲ.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步骤Ⅲ中白色沉淀是。
②结合化学用语解释饱和NaHCO3溶液中固体溶解的原因。 ③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