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红对勾】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作业-1-1电荷及其 精品
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两个过程都没有产生电荷,故、错误;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可以是导体,感应起电的物体不一定是导体,故错误;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故正确。
3.(南京金陵中学2019~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19().不带电的物体一定没有电荷.带电物体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一根带电的导体棒放在潮湿的房间,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导体棒不带电了,这过程中电荷不守恒.摩擦起电实际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解析: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正电荷的电量和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体现出电中性,故错误;物体带电可能有多余的正电荷,也有可能有多余的负电荷,故错误;导体棒上面的电荷通过潮湿的空气发生了转移,电荷仍然守恒,故错误;物体带电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故正确。
4.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盗版书籍影响我们学习效率甚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
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导学号50232019().62×10.66×10-19.64×10.68×10-19-19-19-19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是16×10知,只有选项是16×10-19的整数倍,由计算可的整数倍,故正确。
5.(山东昌乐二中2019~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19().三个小球都带电.有两个小球带同号电荷.只有一个小球带电.有两个小球带异号电荷解析:若两个小球相互吸引,则两个小球带异号电荷,或者一个小球带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由题中图示情况知三个小球中有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故选项正确。
6.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19().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错。
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错对。
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对。 7.如图所示,、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19().把移近导体时,、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把移近导体,先把、分开,然后移去,、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先把移走,再把、分开,、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先把、分开,再把移走,然后重新让、接触,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上的金属箔片闭合解析:移近时,带正电的小球对、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端积累了负电荷,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同种性质的电荷。
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正确。
靠近后保持不动,把、分开,、上的电荷因受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仍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因、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正确。
先移走,再把、分开,、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错。
先把、分开,移走,然后重新让、接触,、所带的异种电荷马上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错。
二、非选择题8.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0μ的净电荷。
此人身上有多少个静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91×10=-16×10-19-31,电子电荷量,1μ=10)。
导学号5023201914-16-6答案:30×10个273×10-480×10-614解析:人身上聚集的电子个数=-19个。
-16×10由于人身上多了个电子,他的质量增加==30×10×91×10-1614-31=273×10。
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四川绵阳一中2019~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还会看到电火花,关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20().人身体上产生电流.摩擦起电造成的.接触带电造成的.感应起电造成的解析:脱毛衣时由于摩擦起电,衣服间产生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电火花,并伴有“噼啪”声,选项正确,、、错误。
2.(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已知在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可得出以下序列:玻璃、尼龙、羊毛、丝绸、棉花、纸张、硬橡胶、腈纶??序列中两种物质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而且两种物质在序列中距离越远,摩擦起电现象越显著。 用事先准备的尼龙、羊毛、腈纶等三种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0232021().尼龙棒与羊毛摩擦,尼龙棒带负电.腈纶与羊毛摩擦,羊毛带正电.尼龙与腈纶摩擦,不会发生起电现象.尼龙与羊毛摩擦较羊毛与腈纶摩擦,尼龙与羊毛摩擦有更显著的起电现象解析:由题可知,尼龙、羊毛、腈纶等三种材料中,尼龙排在最前面,腈纶排在最后面。 尼龙排在羊毛的前面,所以尼龙棒与羊毛摩擦,尼龙棒带正电,故错误;羊毛排在腈纶的前面,所以腈纶与羊毛摩擦,羊毛带正电,故正确;尼龙与腈纶摩擦,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故错误;由题可知,排序的位置差别越大,则越容易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所以尼龙与羊毛摩擦较羊毛与腈轮摩擦,羊毛与腈纶摩擦有更显著的起电现象,故错误。
3.如图所示,有一金属箔验电器,起初金属箔闭合,当带正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上部的金属板时,金属箔张开。
在这个状态下,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箔闭合,问当手指从金属板上离开,然后使棒也远离验电器,金属箔的状态如何变化?从下图中的①~④
4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
导学号50232022().图①.图③.图②.图④解析:手指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上端带负电,手指离开,验电器上电荷分布不变,金属箔仍闭合,将棒远离后,验电器上电荷重新分布,金属箔张开,正确。
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的表面镀有铝膜;在旁有一绝缘金属球,开始时,、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带电,则导学号50232023().将吸引,吸住后不放开.先吸引,接触后又把排斥开.、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立即把排斥开解析:球带电后,使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的结果是靠近的一侧出现与异种的感应电荷,远离的一侧出现与同种的感应电荷。
虽然上的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因为异种电荷离更近,所以对的静电力表现为引力。
当吸引使两者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便带同种电荷,有斥力作用,因而又把排斥开,所以正确。
5.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导学号50232024().金属球可能不带电.金属球可能带负电.金属球可能带正电.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解析: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引起的。 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个金属箔片带电荷量的多少。
如果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属箔片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个金属箔片夹角减小,选项正确,同时否定选项。 如果球不带电,在靠近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靠近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 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