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一 - 图文
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 )。 A.志愿服务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2、一年一度的劳动节又到了,这次陈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大街上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卫生,并且组织了一个小小记者团采访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大家都觉得这次活动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还有同学提出自己以后也要做一名环卫工人,为大家带来干净美丽的环境。这体现了班队活动的( )。 A.教育性 B.计划性 C.多样性 D.自主性 3、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是( )。
A.班集体 B.班级 C.班队会 D.班会
4、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5、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出自(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7、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8、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 A.横向组织 B.水平组织 C.纵向组织 D.综合组织 9、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 B.传授知识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10、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凯洛夫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二、简答题
1、简述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2、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有哪些?
3、对小学生学习指导的方法有哪些?
4、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5、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材料分析题
1、张三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自己很会照顾自己。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 问题:请你帮张三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张三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2、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才能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转变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书(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的方式明显好了很多。 问题: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四、教学设计题
1、练习1.请在下面几个小题的括号上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练习2.请分别找出与 1/3 和 1/2 相等的数。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简要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
(2)若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从形式上看,班队劳动主要有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适合小学生的班队劳动主要有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的劳动。学生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和美化校园等。社会公益劳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的义务劳动,包括服务性劳动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劳动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做出的服务
工作。勤工俭学是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来补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一种用自我劳动所得来资助自我学习、生活的劳动形式。因此,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属于自我服务劳动。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以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和有力促进为目的。这是班队活动最基本的原则。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通过题干中的“正确计算”这一行为动词,可以判断出该目标属于技能性目标。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因此,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指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布置属于间接呈现的课程形式,属于隐性课程。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9、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强调儿童的兴趣、经验和儿童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二、简答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引起的。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常占优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靠无意记忆获得知识的。他们常常凭借兴趣记住一些事物,对不感兴趣而要求记住的东西,记忆效率较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