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延安》课外延伸阅读材料

《回延安》课外延伸阅读材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23:35:59

延安颂 莫耶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战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阳光。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小米的回忆 曹靖华

毛泽东同志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又说: “延安的一切就是枪杆子造出来的。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 “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 枪杆子出政权,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并支援世界人民。帝、修、反,恨之入骨,莫奈我何的,也就是因为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手中掌握了枪杆子。

不过,饿着肚子,去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是困难的。所以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及这问题时,用“小米加步枪”来概括。因为没有小米,步枪本身也就难起作用了。可见,人民在取得政权和捍卫政权中,小米之功,是不能抹杀的。

小米因粒小而色黄,故又称黄米,以别于大米、白米。小米古称“禾”、“稷”“谷”、“粟”,比方从播种到收割通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原产我国,在我国种植己有六七千年历史。为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区主要在黑龙江以南,淮河流域以北各省。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性喜温暖,耐早,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回忆童年时代,距家门口半里来远的小河边上,有一小块砂石地,叫“石垄”。那儿尽是比牛还大的花岗岩石头,有的在地面上,有的大半埋在地下。总之,这是很难耕种的荒地。石与石之间,偶然有小片砂土地。废物利用吧,那地上除了要求低的谷子以外,其他作物是难长的。谷子撒上,谷苗长到五六寸高时,得“间苗”,即把过稠的及瘦弱的谷苗别去,把株距五六寸的茁壮谷苗留下。这是农田的轻活,多半都是儿童干的。季节一到,我就干起这活来。

小米味美可口,故乡把它当作细粮。平时舍不得吃,多留给产妇或病人吃的。至于当地人民,常年的主食是玉米,而不是小米。记得当年祖母每逢冬天,爱用砂罐放到炕洞里熬小米稀饭。那时,这就是“高级”食品了。

小米不但味美,且富于营养。它含蛋白质比大米、玉米都高:含脂肪为大米的三倍。此外,还含多量维生素A、B,以及为人体所不可缺的其他成分。

谷子是我国北方各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最早的作物。据说,远在六、七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及晋南、豫西一带,在氏族公社里就种粟了。

谷子有防潮、防热、防虫、不易莓烂的优点。自古就有“五谷尽藏,以粟为主”的贮粮备荒作法,在一般情况下,谷子可保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理想的备战备荒粮食。 谷子浑身是宝,谷草是家畜的好饲料,谷糠可喂猪,又是酿造的辅料;谷茬可沤肥及当柴烧。总之,它浑身无弃物。

故乡的小河边上的“石垄”啊,在火红的年代里,它早该变成一马平川的丰产田了吧!

一九三三年,我回国后,在该年底,利用寒假,专程由京赴沪,去探望阔别已久,怀念殷切的鲁迅先生。在反动统治“寒凝大地”的气氛中,我直然落脚到当年一般人很少知道的他的寓所一大陆新村九号。住在三楼上,二楼就是他的卧室而兼工作室。

我去时,还特别带了整整一口袋小米。事后从《鲁迅日记》得知,他把这些小米,还分给内山完造先生、周建人同志和茅盾同志。

当时鲁迅先生一看见这整口袋小米时,惊奇地问道 “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 “我从《两地书》知道的。那上边写着,有次,你从北京回上海,动身前就买了小米。” 鲁迅先生一听,就向身旁站的广平同志肩上拍了一下,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鲁迅先生接着说:“原来如此啊!

接着,我们的话题就转到小米上了。我说:“上海有小米,二马路、三马路顶西口,那些卖鸟的小铺子,都是用小米喂鸟的,为什么你舍近求远,从北京买小米呢?”

鲁迅先生答道:“那些小米是喂鸟的,不能吃。” 话就到此为止,关于小米再没谈下去了。

“南方小米为什么不能吃”,这问题一直没得到解答。

解放初年,在会场上遇到一位老同乡,他是农业科学专家,我问道 “为什么北方小米那么好吃,南方小米却只能作饲料,不能吃?” 他冲口而出说:“土壤问题,北方是碱性土壤,宜于谷子生长,小米好吃。南方是酸性土壤,不宜于谷子生长,小米不能吃,煮不烂,只能当饲料……”

抗战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四川人常称的“下江人”,大批涌到重庆。鲁迅先生说:“野人怀土,小草恋山”,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怎能不怀念养育自己的故里山川?这“怀乡”情中,也包括从儿童时代起,培养出来的口味。人生在世,天南地北,东奔西走,不管他的生活如何“国际主义化”,也不管他如何地“四海为家”,但从小培养出来的口味,一般称作家乡味吧。不管他身处天涯海角,对这家乡味,总感分外亲切、可口,即山珍海味,也难与之相比。

当年重庆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大众化的北方饭馆,名字似乎就叫“老乡亲”,主要卖烧饼和小米稀饭。“下江人”每逢进城,到吃饭时,宁肯饿着肚子,多赶几条街,多绕过一些门口挂着“开堂”二字招牌的当地饭馆,也要赶到“老乡亲”,去饱餐一顿烧饼和小米稀饭。当时这些赶到“老乡亲”去吃饭的“下江人”,把“吃饭”称作“过瘾”。

有一次,我在“老乡亲”“过瘾”时,顺便问道: “老乡,你们这小米从哪来的?” “从哪来的,拿命换的呢!穿过鬼子一道道封锁线,辗转弄来的。从界首那边弄来的。倒霉时,不是挨打,就是东西被没收,有时还要把人押起来呢!”

啊,小米啊!在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统治下,谁会想到你还有这样多的诉不尽的灾难呢!

八年抗战中,在重庆,小米成了“下江人”念念不忘、可望而不可即的珍品。 党是深深理解这种“怀乡”之情的,所以,每逢总理、董老或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其他同志,因公去延安,回来时,总尽可能在飞机上多带些小米,用白细布缝成七八寸见方的口袋,每人送一袋。我每逢收到时,把它看作无上珍品,每粒小米,都包含着党对我们的体贴入微的深情厚意啊!当年,那是什么样的景况呢!?一面是反动派处心积虑,要把进步文化工作者斩尽

搜索更多关于: 《回延安》课外延伸阅读材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延安颂 莫耶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战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阳光。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