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师:观察数线上各个数字的位置,你能知道谁填得最接近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数线上,8.05元和7.85元与7.95元的距离最接近,所以8.05元和7.85元猜得最接近。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题:买菜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去过菜市场买菜吗?(生可能回答有或没有)在买菜的时候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1:1把油菜1.25元,1把芹菜2.41元。 生2:笑笑买了1把油菜和1把芹菜。
2、师揭题:那笑笑要付给售货员多少元钱呢?这是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买菜) 二、思考讨论,掌握方法
(一)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估算。
引导:根据油菜和芹菜的单价,估计笑笑需要付的钱在几元和几元之间?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预测:1把油菜需要1元多,1把芹菜需要2元多,所以笑笑付的钱应比3元多,比5元少。
2、列式计算,探究算法。
(1)师:要求笑笑要付给售货员多少元,应如何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1.25+2.41,师板书。
(2)师:这是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都是小数,应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指名学生汇报,引导讨论。
生1:1.25元是1元2角5分,2.41元是2元4角1分,1元2角5分+2元4角1分=3元6角6分,所以1.25元+2.14元=3.66元。 师点评:将小数转化成元、角、分再进行计算,是个好办法。
生2:1个1和2个1相加得3;将单位“1”平均分成10份,2份加4份是6份,和的十位上是6;将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5份加1份是6份,和的 百分位上是6,所以1.25元+2.41元=3.66元。
师点评并追问:利用计数单位的知识以及在方格纸涂一涂再计算,也能帮助我们求出两个数的和。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25与2.41相加后这时显示的数是3.66,所以1.25元+2.41元=3.66元。 生4: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质疑:列竖式计算时,竖式应如何写?有什么要注意的?在列竖式时,小数点怎么办?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竖式并明确计算方法:5个0.01加1个0.01是6个0.01,在和的百分位上写6;2个0.1加4个0.1是6个0.1,在十分位上写6,1个1加2个1是3个1,在个位上写3.最后,加数的小数点在什么位置,就在结果对应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1.25 + 2.41 =3.66(元) 1 . 2 5 + 2 . 4 1 3 . 6 6
(二)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进行验算。
师:如果要验算计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做? 全班交流:
方法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方法二:将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
学生自由验算,汇报交流,师板书,并着重引导学生讨论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注意事项。
师生共同小结: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 3 . 6 6 师板书竖式计算: -1 . 2 5 2 . 4 1 (三)师生小结小数加减法。
1、出示题目:1.25+0.7 2.76-2.01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汇报。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再师生共同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1题。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一说从表格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2)先估一估,50元交水费够不够,再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学生说一说是如何估计的。
(4)学生列式计算两个月的水费共多少元,全班交流。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1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在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计算。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一: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再求出整箱苹果的质量和箱子的质量。 方法二:先求出箱子的质量,再求出苹果的质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题:比身高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后面补“0”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4.61+1.37= 4.88-2.64= 学生计算,交流算法。
师强调: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开始加或减起。
2、师揭题:看来这部分内容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要迎接一些更难的挑战。(板书课题:比身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从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