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 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根据中共海城市委关于镇(区)局党委换届工作的统一部署,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换届工作,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2011年1月20日,正式召开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李永刚同志、刘胜同志分别当选为书记、副书记。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服务业局出席市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代表。
对这次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市服务业局党委高度重视。把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当前头等大事,认真抓好落实。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李永刚同志为组长的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务组、组织组、材料组、宣传组、综合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相应组织。组织精干人员,全程负责落实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局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党委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落实;局党委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了组织健全、人员到位、任务明确、目标具体、责任落实,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1
在此基础上,局党委还先后组织召开党委会、党委扩大会、机关党员大会和服务业系统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具体研究部署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关于做好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出席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派选代表名额分配方案》、《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材料。
为了严肃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保证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还认真组织学习、传达了中纪委以及省、鞍山市、海城市等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有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纪检监察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海城市服务业局关于进一步严肃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的通知,专门组织召开严肃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纪律会议,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为这次局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2011年1月20日上午9时整,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会议由海城市服务业局党委副书记刘胜主持。局党委书记李永刚受中国共产党海城市服务业局委员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过去五年主要工作回顾;二是新一届党委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2
李永刚说,过去的五年,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发展中心,服务全市大局,带领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不断推进服务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十一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8.9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占全市GDP比重也由2005年的26.5%上升到41.5%,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达到40.8%。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作用,由此也提升了服务业局在社会的地位和认知度。主要工作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流通行业快速发展;四、项目建设兴旺发达;五、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六、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七、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五年来,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劳动力就业载体不断拓展、贡献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逐步构筑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服务业已经成为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局上下团结、共同奋斗的结果,成绩喜人,令人鼓舞。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集聚度不够;结构还有待于
3
进一步优化;存在发展布局不科学、不合理,相关业态盲目建设、无序竞争、低效运营、功能脆弱等问题,制约服务业科学发展;企业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局党委自身建设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关于今后的工作,李永刚说,市委在去年召开的七届十三次全委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多元化的服务业”。这就为我市未来五年第三产业发展定了向、定了位、定了标。新一届服务业局党委任重而道远,使命艰巨而光荣。要坚持以“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为关键,以商贸兴市战略为指针,以建设服务业大市和辽南商贸中心为总体目标,抢抓双重机遇,致力创新发展,增强行业实力,全力争先创优。全面打造立足辽南、服务辽宁、面向全国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这样的指导思想,把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年轻化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等内容作为工作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打造10分钟服务圈;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比;三是建设完善各类专业市场,培育新的经济爆发点;四是强化行业监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五是加快发展流通,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六是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