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PC(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项目污水处理施工组织方案
高度=板厚-上、下保护层厚度-上、下铁钢筋直径250mm支脚置于下铁上层钢筋上 Φ20钢筋通长布置
底板、顶板钢筋交叉点均逐点绑扎,绑丝头一律扣向结构内侧。
底板上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前,先把墙、柱边线标识在底板钢筋上,柱根部设一道定位箍筋,墙根部设一道定位水平筋,定位钢筋和板钢筋焊接牢固。同时在1m左右的高度再绑扎一道定位箍筋或墙水平筋。墙、柱预留插筋绑扎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上铁钢筋绑扎。
底板、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严禁堆放重物或走车,有施工人员通过的部位应搭设走道板,不得直接踩踏钢筋。 2.6池壁、墙钢筋绑扎
测设钢筋标高控制线,支搭脚手架和钢筋定位杆,清理插筋表面灰浆,调整插筋垂直度与倾斜度。
池壁墙体钢筋净距控制采用钢筋排架,排架采用Ф12钢筋制作,排架间距3000mm,排架间采用S形拉结钩,间距1000 mm梅花形布置。如下图示:
钢筋交叉点均逐点绑扎,绑丝头一律扣向里侧,严防出现因保护层过薄而侵蚀钢筋的现象。 2.7钢筋保护层
结构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与结构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壁
板及其他部位垫块采用与结构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混凝土和砂浆垫块加工完成并养护7天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其强度满足要求。
结构各部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垫块每隔1m放置一个,并呈梅花形错开。 3、装饰及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3.1门窗工程
门窗安装前先弹出建筑+50cm控制线以及门窗洞口尺寸线,以便控制门窗洞口高度及位置。
门窗框安装前应提前在其内侧作好防腐处理,铝合金门窗应用保护膜提前封闭好,待使用前再拆除。
门窗在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成品保护,以防被损坏。 3.2抹灰工程
本工程墙体只有混凝土和多孔砖两种结构形式,因此施工前应先将墙面的灰尘、油污等进行处理,清除干净后,将基层洒水湿润,然后拉通线找规矩,随后贴灰饼、冲筋,最后进行大面积施工。抹灰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防止砂浆开裂。 3.3粉刷工程
所有墙体在刮腻子之前,基层墙体应保证干燥及清洁,腻子应刮三遍成活,每遍施工完毕后,应在腻子完全干燥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最后开始刷涂料,涂料施工是应作到均匀涂刷,防止流坠,每刷完一遍应待其彻底干燥后进行再进行打磨,墙面涂料涂刷并应作到颜色均匀,纹路一致,无起泡、掉皮、流坠等缺。
3.4屋面工程
3.4.1屋面找坡层应按预先在墙面上放好的坡度线进行施工,严格配比,浇捣密实。
3.4.2防水找平层在防水层施工前一定要检验其表面的平整度及质量情况,有无起砂、空鼓、油渍等问题,如有则必须进行处理,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尽早施工防水保护层,以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3.4.3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认真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对阴阳角及管道根部等特殊部位做好卷材附加层。卷材与基层之间,卷材与卷材之间采用满熔法铺粘,铺粘顺序由低向高进行。卷材验收合格后做蓄水试验,蓄水24h未发现渗漏现象即为合格。 4、管线工程施工方案
每条管线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安装标准,编制施工方
案,组织施工测量,做好施工交底工作,做好工、料、机的准备工作,邀请设计及有关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设计交底。
管线施工遵循先深后浅,先无压管线、后有压管线,先大管后小管的施工顺序进行。全部管线施工完成后,方才进行道路施工。
总体管线施工安排是:先进行雨污水管线施工,再进行其它管线施工;特别注意各管线交叉点位置,核对高程和位置,如有冲突及时汇报设计做相应调整。
管线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沟槽开挖与回填、管基施工、管道安装、管道功能性试验。
5、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5.1设备安装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 基础处理与划线 设备就位与粗平 一次灌浆 调整与精平 二次灌浆 清洗与装配 电气安装与配管 试运转 竣工 设备安装应遵循先大件后小件、先里后外的安装原则。 5.2设备的卸车
设备卸车所选用的汽车液压起重机规格视设备的重量而定,吊机的停车位置须考虑到地坪的支承能力,地下管线的设置情况及吊机上方的架空电线。
起吊有木箱包装的设备时,吊装千斤需设置在有标记的位置处,若无包装则设置在设备上的指定位置。
设备上的防护物品和包装,应在施工工序需要时拆除,不得过早拆除,以免设备受损。
大型吊机使用前,吊机司机应来现场,熟悉环境,提出吊车停车的位置要求及是否要放置路基板,且与现场起重指挥统一指挥信号,避免指挥失误。 5.3设备的拖运
施工前熟悉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图,了解现场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向。 拖运前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设备在拖运前,须联系好轨道车。拖运时,须铺设木板或枕木,以保护混凝土地面和轨道,改善其受力状况。枕木与枕木的间距须与设备的宽度一致,枕木的接口须交叉,放置平稳且无摇晃感。
放置滚杠时须考虑拖运设备的运动方向,滚杠的间距保持500~600mm为宜,确保设备底座不变形。
对于无公共底座的设备,则在拖运前制作拖排。
设备拖运时,拖拉千斤应设置在公共底座或设备的可靠位置上,不得任意选取避免设备受损。
设备拖上基础后,可用起道机进行脱排,但顶升位置的选取须使设备不得变形,在设备重量的支承位置上选取。
设备运输采用滚杆、拖排进行走管搬运。拖排驱动采用1吨卷扬机,如下图所示。
拖排下方滚杆的高度,根据设备基础的高度确定。对于重量在2吨以下设备,滚运时采用液压手推车。 5.4设备的开箱与检查
设备的开箱与检查工作,应在施工工序需要的阶段进行,且落实防水、防盗和产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会同业主、监理、供应商等有关方面,到场后开箱。对于外观损坏,缺件则须办理有关签证手续。
为确保本项目吊装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初步打算对于小件设备可在仓库进行开箱检查工作,对于大件设备则在地面上进行开箱,开箱后经业主、监理和我方共同验收后利用设备上指定的位置设置吊装千斤进行吊装工作,设备吊至所需位置进行设备封箱工作,待设备进行安装时再会同有关方面进行开箱验收。 5.5基础验收
①据安装施工图,检查基础的外形尺寸及基础上的埋铁或预留孔位置。基础表面应无裂缝、空洞、露筋和掉角现象。
②据装饰单位提供的建筑轴线位置,标高的水平线,分别检查安装基准线与建筑轴线距离,安装基准线与设备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偏差值。
③基础检查的允许偏差值(m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