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种不同强化剂对轮虫营养强化效果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种不同强化剂对轮虫营养强化效果的研究
作者:胡珅华 王福平 韦明利 姚久祥 李咏梅 蒋伟明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7年第05期
摘 要 本实验采用油脂、裂壶藻粉、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营养强化,强化20 h后,轮虫的密度小球藻强化组效果最好,强化初始密度均为300 Ind/mL,小球藻、裂壶藻粉、油脂强化组的轮虫密度分别为701 Ind/mL、596 Ind/mL、500 Ind/mL;轮虫的怀卵率亦是小球藻强化组效果最好,小球藻、裂壶藻粉、油脂各强化组的轮虫怀卵率分别为65.5%、43.6%、30.1%。三种不同的强化剂对轮虫强化后,测量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油脂强化组轮虫体内的EPA、DHA及其所占脂肪酸比重都较高,小球藻次之,裂壶藻粉最差。 关键词 轮虫;营养强化;DHA;EP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46
轮虫个体小(40~260 μm)、游泳速度慢、营养丰富,因此是海水养殖育苗阶段非常重要的饵料,目前尚无其他活饵可以替代[1]。因此,其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及均衡会直接影响仔稚鱼能否生长及存活。而轮虫体内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的含量是轮虫营养是否均衡的重要标志。海水鱼需要HUFAs作为必需脂肪酸来满足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但常规条件下培养的轮虫其脂肪酸含量,特别是EPA、DHA含量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动物幼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2]。所以在生产中轮虫在投喂仔鱼前首先要进行强化,使其营养更均衡、丰富。而轮虫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受其食物和强化时间的影响很大[3]。本文研究了小球藻、裂壶藻粉、轮虫强化剂(主要成分为乳化油脂)这三种饵料强化轮虫,设置了6个强化时间梯度,以期找到强化饵料和强化时间的理想结合,为轮虫的营养强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用的褶皱臂尾轮虫(Brechionusplicatilis)为土池培育。小球藻在长5 m宽3 m的水泥池中培养。3种强化剂分别为小球藻、裂壶藻粉、油脂。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设计
共设计3个实验组,分别为小球藻强化组,裂壶藻粉强化组,轮虫强化剂强化组;每组3个重复,共有0、4、8、12、16 h和20 h 6个时间梯度。轮虫强化在50 L的桶中进行,强化剂的添加量以满足轮虫的最大食量为宜,并且强化剂的颗粒直径要尽量小,以便轮虫有效进食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