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苍南求知文化补校第七次月考试题

浙江苍南求知文化补校第七次月考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29:03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靦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解:①赵襄子出外,豫让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然后自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保治于未然 治:太平 B. 照耀简策 简策:史册 C. 豫让臣事智伯 臣:称臣 D. 曾无一语开悟主心 曾:竟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 而疵之智谋忠告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 当其欣于所遇

D. 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 今君乃亡赵走燕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对豫让的评论,说明了真正的忠臣烈士应该具有政治预见性,敢于犯言直谏,防患于未然。

B.文章运用对比手法,例如郄疵虽然没有享受 “国士”的恩遇,但在关键时刻及时劝谏智伯不要中韩、魏奸计,可谓忠臣义士。

C. 文章在结构上采取了层层深入的写法。开头先泛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第二段中对豫让的言行进行了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评价,第三段充分论证了豫让之死实不足取。

D.本文说理透辟,评论也有分寸,抑扬得体。作者虽然认为豫让不足以称为国士,但在篇末还是对豫让赞赏有加,认为他远胜于那些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厚脸皮者。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⑵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21.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3分)

2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中的“喜”字。(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23.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

24.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 ,是可忍也, ”。 (《论语》)

(2)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 。(《阿房宫赋》)

(3)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 。 (《琵琶行》)

(4)鄙贱之人, !卒相与欢, 。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善假于物也。 (《劝学》)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改革家说:固步自封,原地踏步,是一个民族走向灭亡的开始。 哲学家说: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艺术家说:艺术起源于重复,它可以造就熟能生巧,但也可以造成思维定势。 教育家说:今天重复昨天,明天重复今天,生命就会在重复中蹉跎。 关于“重复”,你也一定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所思所感,根据你的所忆所思所感并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套作。

12月考语文答案

1.C 肚腩(nǎn)磨面(mò)吱声(zī) 2.B(驻立--伫立;雍塞--壅塞;泼撒--泼洒)

3.D(浩如烟海:形容典籍、文献、图书等极为丰富。石破天惊:后多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动人。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