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金融》参考答案
13.A C 14.A 15.A 16.A 17.B 18.C 19.B 20.A D
五、简答及论述
1. 外汇以及外汇的特点。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这是狭义的外汇概念,它强调的是在国际结算体系中能够被普遍接受。
一般说来,外汇主要有三个特点:
(1)必须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即强调一个“外”字。 (2)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
(3)必须是以可兑换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但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和流通。
2.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哪几种?汇率有哪些种类?
答: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三种,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即外币不动本币动,用本币数量的增减来表示外币价格的升降。除英国、美国和欧元区以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来公布汇率,我国人民币也采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用折合多少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即本币不动外币动,用外币数量的增减来表示本币价格的升降。目前,世界上采用间接标价法的主要是英镑、美元以及欧元等。非本币货币之间的汇价往往是以一种国际上的主要货币或关键货币为标准。二战以后,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各国外汇市场上公布的外汇牌价均以美元为标准,这就是“美元标价法”。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对汇率进行不同的分类和划分。按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不同,划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按外汇买卖交割的期限不同,划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按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不同,划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按汇率制度不同,划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按汇率是否统一,划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从国际金融研究和决策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
3.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有何不同?在两种标价方法下,外汇的买卖价如何确定? 答:在国际汇兑中,不同的货币之间可以相互表示对方的价格。因此,外汇汇率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既可以用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也可以用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至于是用本币表示外币,还是用外币表示本币,则取决于一国所采用的标价方法。因此也就有了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分。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用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即用本币数量的增减来表示外币价格的升降。在直接标价法下,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数量越多,说明外币币值越高,本币币值越低。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用折合多少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即用外币数量的增减来表示本币价
13
格的升降。在间接标价法下,单位本币所能换取的外国货币数量越多,说明本币币值越高,外币币值越低。
在直接标价法下,前面小的数字是买入价,后面大的数字是卖出价,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差额就是外汇经营机构的利润。在间接标价法下,前面小的数字是卖出价,后面大的数字是买入价,之所以卖出价比买入价小,是因为存在着倒数的关系。
4.现钞买入价与现汇买入价有什么区别? 答: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收进外币现钞以后,由于外币现钞不能在本国境内流通和使用,必须运送到国外变成国外银行的存款后才能用于支付,这其中将有一定的利息损失以及运输、保管等费用。故此,外币现钞的价格就比现汇的价格低。
5.为什么说金本位下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答: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流通领域中使用的是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尽管各国货币的名称不一、重量成色不等,但它们都有一定的黄金含量,两国间的货币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国家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作铸币平价(Mint Parity),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就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到汇率,使得市场汇率并不一定等于铸币平价。但在金本位制度下,由供求关系变化所造成的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化并不是无限制的上涨或者下跌,而是被限定在铸币平价上下一定的界限范围之内,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因此由供求关系导致的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是有限度的,汇率制度也是相对稳定,金本位制度也因此被认为是固定汇率制度。
6.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两国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什么?
答:纸币是价值的符号,在金本位制度下,它因黄金不足而代表或代替金币流通。在与黄金脱钩了的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不再是代表或代替黄金流通,它已经取得了所有的货币职能,本身就能够作为货币而流通。虽然,很多国家政府都参照过去金属货币流通时的做法,用法令规定了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即金平价(Gold Parity)。但是在纸币流通的背景下,这种人为的规定并不能代表纸币本身真正的价值。法定金平价不能成为决定汇率的基础。
一国通货膨胀程度越高,其货币的实际价值越低;一国通货膨胀程度越低,其货币的实际价值就越高。用通货膨胀程度所衡量的货币实际价值是货币的对内价值,对内价值是决定对外价值(即汇率)的基础。对内价值具体体现在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高低,而货币购买力可以用表明膨胀程度的物价指数来计算。一国物价指数上涨,通货膨胀水平就提高,该国货币购买力就相应下降,它在国际市场的汇率也会相应下跌;反之,当一国物价指数上涨程度较其他国家缓慢,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意味着该国货币购买力提高,它在国际市场的汇率相应也会上升。
进一步地说,货币的对内价值即购买力的变化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货币的实际需要量相一致,则本国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稳定,货币对内不发生贬值;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货币需要量,则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本币对内贬值。 在纸币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在国内所代表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而对内价值又是用其购买力来衡量的。因此,货币购买力的对比就成为了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这个论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接受和运用,也是西方汇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7.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货膨胀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1994年我国的通货膨胀较为
14
严重,而同期人民币却没有贬值,试分析其原因。
答题要点:1994年1月1日我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合二为一,由5.8上调到8.7。此次改革从实际效果来说,相当于人民币对外贬值。人民币贬值之后,一方面带动了国内物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带来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可以说,人民币对外贬值是1994年国内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对外贬值所带来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使得人民币在其后几年里升值,由8.7稳步上升到8.2左右。
8.试用公式推导利率平价理论的结论。 参见教材的公式推导。
9.到任何一个银行网点(或网上银行)抄下当天的外汇牌价,并就外汇牌价上所涉及的指标进行解释。
略
10.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答: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长期来看,一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基本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处于经济上升时期或繁荣时期,其货币汇率往往比较坚挺。如果一个国家处于经济的衰退时期,其货币汇率往往比较疲软。财政状况往往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货币的重要因素。当财政赤字增加时,本国货币的汇率一般会下降。而当财政收支改善时,本国货币的汇率一般就会上升。
2.国际收支状况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因而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反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市场上外汇的需求增加,外汇的供给减少,从而使本币的汇率下降,外币的汇率上升。
3.利率水平
利率是货币资本的一种“特殊价格”。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利率变化与汇率变化息息相关。一国提高利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为了紧缩国内银根,控制投资规模和经济过热,它对外汇市场的作用就是使本币在短期内升值;而一国降低利率则主要是为了放松银根,刺激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它对外汇市场的作用就是使本币在短期内贬值。利率对汇率影响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导致远期汇率的变化,外汇市场远期汇率升、贴水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之间的利率差异。
4.财政与货币政策 一般说来,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如果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就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如果减少财政支出,稳定通货,则会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不过,这种影响是相对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的长期影响则要视这些政策对经济实力和长期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如何。
5.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
在现代外汇市场上,汇率变化常常是十分敏感的,一些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到外汇市场。另外,诸如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外汇市场汇率的波动,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得各个市场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价格的相互传递成为可能和必然。
汇率这种特殊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宏观变量,它与多种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
15
关系不仅表现在这些经济因素的变化都将导致汇率水平的变动,而且还表现在汇率的变化对这些经济因素具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影响,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频繁,对各国经济产生的冲击日益深刻。因此汇率政策及汇率调整已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变动,会使该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应涨落,抑制或刺激国内外居民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影响进出口规模和贸易收支。一般来说,一国货币对外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有时一国有意利用本币汇率下降来达到外汇倾销的目的。
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就长期资本流动而言,本币贬值的影响不大,因为长期资本流动注重的是投资整体环境的好坏。汇率变动对短期资本的流出入影响较大,而且要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时,也就是外汇汇价将升未升时,会引起本国资本外逃。但当本币贬值到位甚至超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促使外资流入。
3.汇率变动对官方储备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官方储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汇率变动后,会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产生影响,从而使该国的官方储备发生变动。第二,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动,将使持有该储备货币的国家的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或减少。
4.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本币汇率下浮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降低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通过这种相对的价格变化,进口可以减少,从而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扩张;出口可以增加,从而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得以扩张。从这两个方面,汇率下浮可以带动国内产量和就业的增长。但是,在实践中,本币汇率下浮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上述良好的理想结果。汇率下浮,将有可能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收入机制等方面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
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本币价格由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上涨,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进口替代品价格上涨,从而使整个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上升,带动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转移到贸易品部门。这样,一国的产业结构就导向贸易品部门,整个经济体系中贸易品部门所占的比重就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在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还会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5.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汇率不稳,加剧有关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汇率不稳,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汇率不稳,加剧国际投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了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
六、计算
1.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并轨,当时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汇价为
USD1=CNY8.7。1994年后,人民币汇价逐步上浮,到2000年2月14日汇价变为USD1=CNY8.2780,试分别计算人民币的升值浮动和美元的贬值幅度。 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幅度是:??8.7??1??100%?5.1%
?8.2780?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幅度是:?
?8.2780??1??100%??4.85%
?8.7?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