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王珊李盛恩编著 - 图文
5. 所有视图是否都可以更新?为什么?
6. 并不是所有的视图都是可更新的,因为有些视图的更新不能唯一地有意义地转换成对相应基本表的更新。
7. 那累视图是可以更新的?哪类视图是不可更新的?各举一例
8. 行列子集视图是可更新的。除行列子集视图外,还有些视图理论上是可更新的,但它们的确切特征还是尚待研究的课题。还有些视图从理论上不可更新的。
9. 试述某个你熟悉的实际系统中对视图更新的规定。
VFP
第四章 查询处理及优化 第五章 事务管理
1.事物:事物是由一些列的对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和更新操作构成的,这些操作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即要么所有的操作都顺利完成,要么一个操作也不要做,决不能只完成了部分操作,而还有一些操作没有完成。
2.事物的特性: 原子性 一致性 隔离性 持久性 3. 定义事物的SQL 语句有三条:
(1)启动事物 BEGIN TRANSACTION
(2)提交事物 COMMIT TRANSACTION (表示一个事物正常结束)
(3)回滚语句 ROLLBACK TRANSACTION (表示一个事物非正常结束,DBMS将撤销对数据库的操作,是数据库恢复到以前的状况)
4.恢复技术中的故障种类:事物故障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
事物故障 出现事物故障会造成事物的一部分操作已经完成,并且操作结果也保存到了数据库中,违反了事物的原子性要求,是的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的状态。
系统故障 同样会是的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操作系统或DBMS代码错误,操作员操作失误 硬件错误 突然停电等。
介质故障 如磁盘损坏 磁头碰撞 瞬时间磁场干扰 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丢失或完全损失,这类故障的可能性比前两类的的可能性小很多,但破坏性最大。
6. 恢复技术中 应对措施
日志文件 数据库备份
日志文件:事物有一系列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组成,按照操作执行的先后次序,纪录下事物所执行的所有对数据库的写操作,就构成了事物的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由若干的纪录组成,纪录有三种类型:一是纪录事物的开始 二是纪录事物的结束 三是纪录事物的更新操作。
7. 并发控制
DBMS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数据库中的数据,允许多个事物并发执行,但事物并发执行可能出现 诸如丢失修改、读取脏数据、不可重复读问题,使数据处于不一致的状态,为了防止并发执行产生的问题,DBMS 需要具备并发控制的功能 。
并发控制的方法有:封锁法 时间印法 乐观控制法 商用的DBMS一般采用的是封锁法。 8. 封锁技术
多数DBMS 采用枷锁技术来保证事物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S锁和 X锁是最常用的锁。S锁被称为 共享锁 而 X锁被称为 排它锁。 课后习题:
一. 填空题
1.事物是由一个或多个SQL语句组成的,是DBMS 的组成单位。 2事物的ACID 性质是指:原子性 隔离性 一致性 持久性 3.事物的并发控制方法有:封锁法 时间印法 乐观控制法
4.事物的一致性隔离级别有: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LALIZABLE.
5.数据的恢复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 日志文件 和 数据库备份 来重建数据库。 二.选择题
1.SQL语句中的ROLLBACK 语句的主要作用是(D)
A 终止程序 B 保存数据 C 事物提交 D 事物回滚 2.日志的用途是()
A 数据转储 B 一致性控制 C 安全性控制 D 故障恢复 10. SQL语句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终止程序 B 保存数据 C 事物提交 D 事物回滚 11. 后备副本的用途是(D)
A 数据转储 B 一致性控制 c 安全性控制 D 故障恢复 12. 并发控制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不包括下列那一类(C)
A 读脏数据 B 不可重复读 C破坏数据库安全性 D丢失修改
并发控制带来的问题有:丢失修改、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问题、使数据库处于不一致状态。
13.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3个问题中包括(D )
A 数据独立性降低 B无法读出数据 C权限控制 D 丢失更新 14. 若事物T对数据对象加上 X锁,则(B)
A 只允许T修改A ,其他的人和事物都不能再对A加上人和类型的锁 B 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C 只允许T修改A,其它任何事物都不能再对A加X锁。
D 只允许T读取A,其它任何事物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
15. 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事物没有达到预期的终点而发生的故障称为(A),这种故
障比其它故障的可能性(D)
A 事物故障 B系统故障 C 介质故障 D 大,破坏性也小 E 小,破坏性也
小 F 大,破坏性也大 G 小,但破坏性大。
三 简答题
1. 试述事物的概念和及事物的4个特性
2. 为什么事物非正常结束时会 影响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
请列举一例说明之。
3. 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种类有那几类? 系统故障 介质故障 事物故障
4.数据库中为什么要恢复子系统?它的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6.登记日志文件的 时候为什么必须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7.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
9.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 10.
9.简述两段封锁协议.
10.你所使用的DBMS 是如何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日志文件备份?
第六章
课后习题:
1. 数据库系统的三种体系结构:
主/从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主从式结构:也称主机/终端结构,是指一个主机带有很多终端的多用户数据库系统化
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应用程序、DBMS、数据库集中存放在一台主机上,所有处理任务都由主机来完成,各个用户通过主机的终端并发地存取数据库,共享数据资源。
分布式结构:分布式数据库有一组数据库组成。这组数据库物理地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计算机上,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从用户的角度看好像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
局域网:LAN 广域网:WAN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它为多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双向交流感和灵活感,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系统可分为集中式服务器结构和分布式服务器结构,集中式服务器结构在网络中既有一台数据库服务器,而客户机是多台。 这时客户机和服务器为多对一关系。分布式服务器结构在网络中有多台数据库服务器。这时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抽象为多对多关系。分布式服务器结构是客户机/服务器与分布式数据库的结合。 2. 主/从式结构和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区别在哪里?
3. 什么是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优点:1.充分发挥了客户机的功能和处理能力。 2.该系统容易扩充、灵活、和可扩展性好。
4. 什么是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在传统的两层结构上增加了应用逻辑层,将应用逻辑单独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界面层与应用逻辑层分层而立。两者之间的通信协议可由系统自定义。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应用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这是两层与三层结构系统之间最大的区别。 优点:1.降低了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 2.安全性强 3.扩展性好 4.前瞻性好。
5. 什么是B/S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B/S)结构。客户端进一步变小,在浏览器后面可以有多层多种服务器。
优点:1.客户端任何计算机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应用程序。 2.客户端的硬件与操作系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为它们只要能够支持浏览器软件即可,而浏览器软件相比原来的用户界面和应用模块要小的多。3.由于应用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工作都是在服务器上执行,因此不必安装、维护或升级客户端应用代码,大大减少了系统开发和维护代价。 6. 试述不同的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各自适合的应用需求.
第七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