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安全课题方案刘 - 图文
二、研究过程与课题管理 一、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 1、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及相关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刘任畅 资料员:林小昌(兼) 成 员:参加实验的教师 2、调查了解学生道路安全知识及行为状况,主要是发放问卷调查表和行为跟踪调查,收集数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论证并制定课题方案,上报送审。 (二) 实施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 按课题的研究目标制定分阶段的课题工作计划并具体实施,学校政教处、教科室、年级组全力配合,各学科教学发掘交通安全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整合实验。汇总课题组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对课题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填写中期报告表。 (三)总结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 全面汇总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写出结题报告,上报鉴定。 二、课题管理 顾 问:林惠生(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课题指导:李志辉(汕尾市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陈珠宏(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专家、政治副教授) 何秀钊(汕尾市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负 责 人:刘任畅(负责课题研究的设计、课题管理、实验指导、人员的组织协调、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 资 料 员:林小昌(兼) 成 员:黎端祥 管伟雄 林小昌 陈义报 庄文静 黎宝玲 姚桂娜 范菊文 林丽云 黄友贞 彭颖颖 钟小燕 洪小敏 其他班科任教师 (具体开展实验、撰写教学论文和案例)
三、完成项目的可行性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已发表哪些相关成果,相关成果的评价情况(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已收集哪些相关资料;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本课题主持人刘任畅是奎山小学校长,德育中学高级教师,有多年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近几年来撰写的教育论文有二十多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全国、省、市教育刊物发表。奎山小学与市区交警大队共建文明单位,并经常配合交警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汕尾电视台、《汕尾日报〃教育周刊》对学校“红领巾小交警”活动情况也曾作了专题的报道,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氛围浓厚。这些为我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科整合这一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软硬件设施。另外,我校近几年在师资方面,培养了一批积极肯干,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能手,本课题组是一个“素质高、功底厚、能力强”的科研型集体,参与者有德育工作者、大队辅导员、各学科教学骨干、一线老师。他们大多是市、区优秀教师,论文在市以上获奖发表,教学比赛区以上获奖的教师。我校也将为课题研究提供一切便利和大力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与全面完成研究任务。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一系列文件;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的规定,将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保证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督促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在校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 本课题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我们相信,在市、城区教研室林惠生、李志辉、陈珠宏、何秀钊等教育科研行家的指导下,本课题实验一定能按计划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