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5:29:58

第三章 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

演变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私学产生的原因

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中国封建时代私学教育的类别

及其主要特点;

3 认识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影 响和地位。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 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的国有制已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日渐没落,出现了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的趋势,在文化教育上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学术先由周王室下移到了诸侯公室,由一个中心变成多个中心。最后彻底下移到士

阶层。真正完成了学术由官府到民间的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士阶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靠自己掌握的六艺知识教人、育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教师,与传统的官学完全不同的私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是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的产物,孔子把这一现实形象化地概括为“天子失官,学在四夷”。随着私学的产生,同时出现了一批私学大师,他们纷纷聚徒讲学,形成了思想观点和主张完全不同的学术流派。影响较大的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诸子百家”相互争论、辩驳,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

的学派,一般概括为“诸子百家”。百家并不是确数,只是极言其多而已。所谓“诸子百家”,一般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再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最后加上小说家,共是“十家”。当然这

十家并不能概括完诸子百家, 只不过这十家影响较大而已。对于后世影响最大、其教育思想颇有代表性的只是儒、墨、道、法四家。

私学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二重含义:一是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而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西周官学截然不同。 第一,私学是与官府分离的,它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

第二,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故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甚至认为“不仕无义”。

第三,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受教育对象扩大,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各家私学基本上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第五,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教师以私人身份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了较广泛的联系,一变官学僵化死板远离实际的学风。思想解放,尊重理性,重视对真理的探索,由此推动了学术的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演变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私学产生的原因 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中国封建时代私学教育的类别 及其主要特点; 3 认识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影 响和地位。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 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的国有制已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日渐没落,出现了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的趋势,在文化教育上也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学术先由周王室下移到了诸侯公室,由一个中心变成多个中心。最后彻底下移到士阶层。真正完成了学术由官府到民间的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士阶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靠自己掌握的六艺知识教人、育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教师,与传统的官学完全不同的私学也就应运而生了。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是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的产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