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4.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小丽是远视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6.每年10月份,我市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颜色,通过遥感拍摄的照片上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的熔点比乙低
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
8.2009年10月1日,我国蒙古族传承的演唱形式“呼麦”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呼麦”演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演唱有时音调特别高,此时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B.“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特别美妙,所以它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D.“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喉振动产生的 9.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3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10.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二、填空题
11.寒冬,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常爆裂的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结冰时,______减小,_______增大所导致的。
12.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条混合而成的;老人带的老花镜不可以在太阳光下正视太阳看,会灼伤眼睛,因为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对光有_____作用。 13.身高1.78m的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m。
14.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夏天的夜晚,小明听到某种昆虫的叫声。小明的爸爸说:“这是蟋蟀在叫,声音低点,别吓走它。”爸爸是以声音的_____分辨是哪种昆虫的,爸爸说的声音低点指的是声音的_____。
16.平面镜 M 水平向左以大小不变的速度 v 移向光源 S,运动过程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保持垂直(如图所示),则 S 在镜中的像 S′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水平_____(向左/向右)。
三、计算题
17.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3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800g。 (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装满油时的总质量是750g,则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18.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四、实验题
19.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操作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_____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红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g/cm3。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形成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_____(选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1.小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跳棋子C和D,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选择蜡烛而不用棋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在小虎观察蜡烛A的像时,小宁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前面,那么小虎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3)如果在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lcm,则蜡烛的像移动______(填字母) A.0cm B.0.5cm C.1cm D.2cm
22.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而且碎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情景如图丙,此刻所测物体的温度是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完全熔化需要_____min,冰的熔化规律是_____。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
23.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1)图甲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