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讲)(含解析)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明确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②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我国就业政策,认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必要性。③运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知识,分析安全生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知识点一 企业及其经营 1.企业
(1)地位: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
(2)要求: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3)形式:公司、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2.公司 分类 机构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决策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监督机构(监事会) 组织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优点 管理的科学性 3.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1)目的:利润=经营收入-生产经营成本。 (2)成功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义
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 兼并 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破产 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优胜劣汰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别提醒】对企业来说,兼并不一定都具有积极意义,兼并也存在风险。 【知识归纳】
1.图示法掌握企业经营措施
2.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3.企业应树立的五种意识及其原因
应树立 的意识 质量 意识 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提供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原因 市场 意识 竞争 意识 忧患 意识 责任 意识 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获得利润 只有敢于、善于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只有树立忧患意识,才会不断进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特别提醒】解答有关企业的试题应立足材料涉及的主体,确定答题角度 从消费者角度看,必须立足消费需求;从国家角度看,必须依据宏观政策;从企业角度看,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等;从国内角度看,侧重企业的经营战略;从国际角度看,强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依法维权等。
知识点二 劳动者就业与维权 1.劳动与就业 意义 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党和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措施 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2)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4)重要保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5)维权要求: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6)维权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知识归纳】全面理解就业问题 (1)促进就业的意义 角度 生产 意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保证劳动者收入来源,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分配 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现社会公平 消费 市场 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是宏观调控促进就业目经济 标的要求 小康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