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生物(下)教案 - 图文
首页内容
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学生160人左右,其中一班、二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也高,三班、四班学生刚好相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侧重一下三、四两个班级,避免分差过大,也不会导致几个班的平均分过低。 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编写的。
本教材共有两单元内容,主要讲授“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和“健康的生活”。 重、难点:
1、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人的性别遗传; 4、生命的起源; 5、传染病及其预防; 6、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讲授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学好生物;
自学+讨论:简单易学内容,学生自学,分组讨论,达到掌握之目的; 利用多媒体: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植物的生殖 2 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 鸟的生殖和发育,处理基训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 5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性别遗传 6 生物的变异
7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8 生物进化的历程,复习 9 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10 生物进化的原因
11、12 传染病和免疫 13、14 用药与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5、16 复习、期终考试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激情、质疑 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激发兴趣 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看书、填表 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温故知新 土豆长芽,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表述交流 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2、无性生殖: 椒草用叶繁殖、马得出结论 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看书、讨论 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归纳总结 质区别? 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得出结论 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3、无性生殖的应用 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生殖多样性的意义。 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植物。 表述交流 合的结果。 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补充完善 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 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念。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接的过程。 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 用扦插的方法;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帮助指导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 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活。 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等。 学生分组讨论和设计探究影响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 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做哪些处理? 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率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中有什么作用? 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备课时间: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 “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激情、质疑 热身:昆虫知识竞赛,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激发兴趣 有关?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知了为什么要蜕皮?虫、蛹、成虫。 表述交流 等引出课题。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补充说明 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后代。 观察、思考 慢慢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表述交流 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得出结论 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 部分学生表述交流 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看书讨论 充和完善,教师对其中的错误不做纠正,通过组织学育。 得出结论 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看后修正和完整2、其他昆虫的发育 课后实验 描述蚕发育的一般过程,或者将书上的图片按照正确 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进一步明确 的顺序进行排列。 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巩固新知 点拨指导 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质疑: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程称为完全变态。 吗? 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组织学生观察蝗虫等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 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如蝉的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一生,黑暗和光亮处的对比;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灯,为不完全变态。 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从昆虫生殖发育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义形成全面的观点。 样性的重要侧面,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备课时间: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3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青蛙生殖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 问题:
1、青蛙都能鸣叫吗?
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
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
质疑: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 点拨指导 得出结论
质疑: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有关吗? 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解释说明 知识回顾 感悟与收获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激情、质疑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激发兴趣 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表述交流 异,为变态发育。 补充说明 卵----蝌蚪----青蛙 认真观察 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 表述交流 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补充说明 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得出结论 助呼吸。 阐述观点 两栖动物 说明道理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表述交流 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补充说明 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得出结论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进一步明确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巩固新知 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的一句,请问诗人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体会诗中所创设的意境吗?一般什么环境下我们能听到蛙鸣?蛙鸣意味着什么呢?可根据课本“身边事”部分引入。提问蛙卵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事,可附加提问“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来提起学生的兴趣。青蛙的生殖、胚胎发育和变态(见图)青蛙的生殖期是在每年的4—5月间。蛙类行体外受精,较鱼类进步之处是具有“抱对”现象。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