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求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求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_2020)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们认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作为教育资源配置中最具活力和关键因素的教师,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要求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以求得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
一、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战略发展视角
在20世纪,教育均衡化发展思想曾对全球一些主要国家的教育政策产生过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教育均衡化最基本指向的基础教育,其
作用和意义受到广泛高度重视.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差异中梯度推进,在局部发展中寻求全局平衡,努力凸显区域教育特色,构建多层次发展格局,引领社会均衡、和谐发展。而从区域层面推进教育改革,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政府在宏观教育规划或具体教育决策过程中的新动向。诚如有学者认为。区域教育改革是国家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的学校教育改革之间的中介,是与区域整体发展相契合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发展形态。 区域作为一个空间范畴,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均质性、聚合性的特征,而区域间经济、社会、人口、文化存在着区际间的差异,所以作为一种研究的领域来说,区域研究则具有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我们认为,从空间概念的特质及其视角出发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问题,是区域教育学的研究基础所在,客观地说来,区域教育发展在时间、空间及区际三种维度上具有不同的发展机理。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的绝对均衡而不顾及区域的特点。区际教育应该体现区域的发展状况与区域自身的特征,更好地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本研究所指称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一定区域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指导下,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特点,对本区域内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力求适应并引领区域社会朝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
全局与局部统整均衡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绝对均衡、绝对统一的“标准化”教育观念;在追求区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的理想与目标过程中,尽可能使所有地区的教育特色得到充分自由、优质的发展,发挥区域教育的创造性,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局部特色与质量保障来促进教育的整体平衡、可持续发展。那么对于社会公平发展来说,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它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化与现代化;其次,区域教育现代化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挑战的迫切需要;再次,区域教育现代化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迥异、经济文化水平很不平衡、表现出极其明显区域差异性的国度里,我们理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条件来制定符合本区域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切实促进本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在差异中实现梯度推进,在发展中实现有特色的均衡,使得区域教育在追求总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有差异的动态均衡。比较而言,区域发展目标更为关注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公平,而均衡发展目标则关注国民教育总体发展的效率。前者着眼于局部,后者则着眼于整体。我们认为,没有局部的
相对均衡,整体则难以实现较高的教育效率和发展水平;反之,没有教育整体的较高效率和发展水平,局部也难以实现相对均衡。我国教育学界普遍的看法是,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如此看来,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保证教师的配置与流动既应该合乎教育的整体需求,也要统筹兼顾各地发展的特殊需求。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师资源在不同地区进行合理的调配、流动,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训练,造就一批既具备专业素养,也具备区域文化特质,在服务于区域教育中促进区域社会发展。
二、区域教育不平衡:当下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今社会发展表明,教育已越来越紧密地与信息、知识、经济等要素成为影响区域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内在要素。据APEC组织近年来的统计,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国家在教育投资上的平均回报率已近10%,这也表明,教育业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与社会之间具有越来越强的关联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也越来越体现于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力也是区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