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悦新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
摘要: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的环境系统,对学生个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影响其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儿童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溺爱式家庭教育、严苛式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复杂性、家庭经济情况,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会导致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关键词:学生个性 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身为主体和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在学校是学习的主体,接受着来自于学校的知识与文化。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样,学生在家庭也是学习者,家庭环境的种种因素会直接导致其特殊个性的养成。个性,也叫人格。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个体整个心理系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概念,它不是把人看做多个不同的部分,而是把人看做一个综合的、比部分之和大得多的整体。儿童个性的形成、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儿童期的家庭经历对心理卫生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可解释高中生心理健康因素项目总差的27.83%,对精神疾病的研究表明,52%的病人在青少年期和儿童时期有着十分不利的的家庭生活环境,只有12%的病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着很好的家庭环境。
一、几种影响学生个性的家庭因素 (一)遗传因素及儿童对父母的模仿
遗传是指先天决定的生理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因素,遗传观点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可根据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子结构得到全面解释。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的研究表明,一些特质如害羞、畏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在基因决定的。所以,儿童会遗传父母的某些个性,并且,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稳定成型。
儿童对大人的模仿,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尤其是在中学以前,儿童受到的影响极大。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已经开始在潜移默化中对父母长辈一举一动开始模仿,尤其是对父母的模仿。古有曾子杀猪,以诺为重。表现出作为父亲对榜样作用的深刻认识,为人父母者,正直善良,儿童在父母那里学到的亦是正直善良,对其个性养成有积极作用。反之,为人父母者,逐于蝇头小利,勾心斗角,儿童在父母那里学到的亦会是怎样算计,占便宜。正如孔子说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